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3篇
教育   189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向峰文集》已出到六卷,洋洋洒洒三百六十万字,体大精深,不仅有学术论著,还有诗文作品。从中既可看到作者逻辑思维的超迈历程,又可以窥视作者心灵情感的逍遥游迹。在我们现实的学术教育界,既是理论成果卓著的学者,又是诗文作品成系统的诗人作家,是很难得之才。向峰先生是我的老师,他的主要著作一直是我的教本,有的甚至是枕边读物(如《古典抒情诗鉴赏》)。他的道德文章是永远值得我学习的。他教书育人一丝不苟,读书写作锲而不舍。  相似文献   
2.
《美与学价值》一书为美学理论与教学理论的沟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徘徊于美学学研究领域的工作指示了一条拓宽视野的思想通途,并且还为理论工作与实践相结合做出了榜样。这本书提供了不同于 门类美学和论泛化的接通美学与论的方法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3.
情境者,情趣境界之谓也,主于美。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也存在于整个艺术审美活动中。艺术没有唯一的和绝对的摹本,也没有终级价值标准,有的便是一件件具体的作品和一次次具体的活动。一件作品就是一个独绝的情境,这情境是别人创造不出的,甚至创造者自己都是不能重复的。在此情境中,包括每一个细部,即使如绘画中的一处空白,音乐中的一个休止,小说中的一段铺垫,等等,便有着特别的意味,特别的美质。  相似文献   
4.
艺美学不但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艺美学不是传统的艺术哲学,也不是美学与艺学交叉产生的第三种学科,而是由哲学认识论、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生存实践等各种角度、多个层次、多种方法高度融合所规定的美学的中介学科和分支学科。艺美学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同时它又是艺社会学、艺心理学的并列学科。  相似文献   
5.
在前面两期文章中,我们先后讨论了当代文艺美学对于“物”的审美关系,对“历史”的审美姿态。今天,我们的讨论话题是,20世纪中国文学对“人”自身的审美新发现。人们常说:“文学是人学。”但是,稍微比较一下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人”的审美把握,就能够发现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别。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指戏剧、小说类的叙事文学)多着重于对人的外在行  相似文献   
6.
苏:张老师,您好!您作为文艺美学方面的专家,一直承担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文艺美学的教学任务。其实,我在读本科时就有幸成了您的学生.聆听了您讲的《美学要义》课。最近,我又听说您完成了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实践美学论》。您能给我们的读者谈谈什么是新实践美学吗?  相似文献   
7.
作为标示艺术本质的审美意象, 是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其别于一般艺术形象而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有四个方面: 一、兴象尽意, 离象得似, 妙契天成; 二、借助语言,超以言表, 机趣无穷; 三、运用象征, 以虚还实, 扩张意义; 四、辩理深刻, 视野开阔, 奇辟怪诞。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吴宓的文艺美学思想从自然与人工、创新与摹仿、内容与形式、诗性与社会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勰运用诗化的语言对“隐秀”进行了描述性的界定,从而使这一概念具有多角度阐释的可能性。在创作论中,“隐”、“秀”分别是对创作原则和表现手法的要求;在作品论中,具有“隐”的美学特征的作品有多层含义,显得空灵,有深度,具有“秀”的美学特征的作品有波澜,显得亮丽而光彩;在鉴赏论中,“隐”是读者追寻的意义空白,“秀”是使读者惊醒、感奋的美丽诗句。从文化语境来看,“隐”是儒家温柔敦厚诗教观念的体现,“秀”是魏晋以来追求语言形式之美的时代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赵莹 《中国图书评论》2020,(10):114-119
庚子年,世界巨变。7月,读到张晶先生的《偶然与永恒: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文艺美学的建构意义》(以下简称《偶然与永恒》),猛然打开一道一直在摸索的门,开启后便觉豁然开朗,找寻到了解惑之密钥,眼前一片生机盎然。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主要来自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形态,且与当代西方文艺美学有着大不相同的话语体系。近代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多以西方文艺理论体系为根基,在国际化的潮流中,中国文艺创作也逐渐向西式风格靠拢。无论在文艺创作领域还是文艺理论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渐有式微之势,且无法系统建立起与当代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