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爱玲的《金锁记》一问世即受到读者的厚爱和批评家的垂青,许为代表作。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曹七巧这样一个被父权宗法社会锁在黄金和欲望的枷锁中而致疯狂的"儒家疯女"的典型形象。从麻油店的"活招牌"一步步变为"疯婆娘",曹七巧的悲剧命运是由其出身、性格、心理和时代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曹七巧这一文学形象是张爱玲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贡献。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十里洋场是曹七巧悲剧形成的肥沃土壤。金钱与门第观念的迫害,使她从一个具有青春温情回忆的可爱姑娘变成一个阴鸷毒辣凶狠残酷的老太婆。在潜意识性变态心理、仇视与嫉妒心理、有意识寡居者护犊心理的驱使下,她反过来“食”了自己亲生子女的幸福,使她从一个“被食者”沦为“食人者”,成为一个“彻底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母亲历来是被讴歌的对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形象一直与温柔、慈爱、坚强、宽容、博大等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但在张爱玲的文本中,没有爱情的女人成为母亲之后,一反母性美好的形象,却受到调侃和讥讽:"金发的圣母不过是个俏奶妈,当众喂了一千余年的奶。”  相似文献   
4.
康妮和曹七巧分别是《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与《金锁记》中的两个特点鲜明的女性形象。两部书的作者劳伦斯与张爱玲都是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作家,同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命运的安排上存在异同之处,本文探析了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祥林嫂和曹七巧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位典型的母亲形象,她们都是牺牲在封建婚姻和封建礼教下的女性。同为母亲,祥林嫂和曹七巧却有不一样的母性。祥林嫂身上散发出人类最原始的母性,是人们在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的本真甚至有些愚钝的母性;而曹七巧则暴露出被父权制异化了的母性,她更多地带有母性中"恶"的因素。由祥林嫂深沉而备受悲悯的母性到对曹七巧形象分析中的"审母",我们发现从"五四"时期到20世纪40年代,母性的叙述视角发生了明显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金锁记》通过对曹七巧悲剧命运的描写,深刻而真实地揭露了金钱对人的灵魂的毒害和精 神的摧残。畸形的婚姻,使七巧的情欲受到压制,在可望而不可及的爱的炼狱中忍受煎熬, 但七巧并没有停止对命运的抗争。金钱成为她精神的主宰,用黄金的枷锁套住了自己的生活, 她的灵魂完全被金钱所异化,在扭曲变态的心理支配下,她亲手毁去了儿女儿媳的幸福,成为一个十足的泯灭人性的疯子。  相似文献   
7.
《金锁记》讲述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故事。这个女人叫曹七巧,“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年轻时,她渴望爱情,但父权社会逼迫她用自己的爱情换取一副黄金枷锁。之后的三十年。这副枷锁牢牢地锁住了她。使她从一个被虐者变成一个施虐者。曹七巧就是“相当典型的一种压抑女性,是压抑与歇斯底里人格的典型形象一。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祝福》中的祥林嫂与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两位女性生活的年代大约相似,同为寡妇形象,祥林嫂的形象更多的体现出中国宗法制度给她带来的种种磨难,虽然如此,这个形象给人以善良、勤劳和忍耐的认识,曹七巧的形象虽然也是受着封建礼教种种压迫的形象,但更多的体现出人性的邪恶。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反映出社会的黑暗,发出了对社会的控诉。  相似文献   
9.
《呼啸山庄》中的希克厉和《金锁记》中的曹七巧,虽然不是同一个时期、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同一个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但是,他们都是中外文学史上独特的艺术形象。从他们的变态心理入手,对两个人物形象加以分析和比较,了解他们的悲剧命运,以便加深读者对其形象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作为一个严肃的女性作家,在表现曹七巧变态心理和人格异化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第一,被锁。将七巧推向悲剧深渊的正是金钱和封建婚姻制度及封建家族制度。第二,锁人。七巧在被“锁”的同时也“锁”住了亲生子女的幸福,她用她那锋利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连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