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近代以来的文化弱势地位,中国成了欧美文化的输入国,因而也成为了翻译大国。“五四”与“文革”的结束,分别造就了中国百年来两次图书翻译出版的高峰,而后一次的译著繁荣,则一直延至今日,成为中国出版业的常态。  相似文献   
2.
朱生豪和曹禺分别以文学和舞台为取向翻译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两者在人名、称谓语、旁白、委婉语和禁忌语,乃至押韵等的翻译决策上表现了明显的差异。这是两人翻译时代背景和译者主体意识差异的结果,也是戏剧文本的综合性的体现。在多元媒体时代,两种翻译策略和实践都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4.
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对推动我国的戏剧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对翻译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中国莎剧翻译第一人,他的翻译风格独特,形神兼备,堪称中国译界的楷模。  相似文献   
5.
魏荣彪 《文化交流》2012,(11):40-43
今年是我国杰出的翻译家朱生豪先生诞辰100周年,也是我国朱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出版65周年。为此,国家图书馆和朱生豪故乡嘉兴市政府决定花费120万元影印出版朱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在这个时刻,我们不禁深深忆念朱生豪译莎的得力助手、他的妻子—为我国莎剧汉译全集出版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宋清如女士。  相似文献   
6.
一个湿润的日子,一个虽然没有下雨却充满雨意的日子,我在家读书,是朱尚刚的《诗侣莎魂》,作者是朱生豪、宋清如的儿子。以前也曾读过宋清如的《寄在信封里的灵魂——朱生豪书信集》。  相似文献   
7.
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过程表现出的是爱国主义的担当责任与文化传播的使命意识,他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莎学史与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欣 《林区教学》2008,(12):50-52
好的翻译家应能运用译文语言中最自然的表达手段来表达原文的意思和风格、内容和形式。朱生豪先生的《莎士比亚全集》译文既能紧扣原文,把原文的意思准确、充分地传达出来,又能再行创造,保持译文的通畅、自然。尤其他那优美、灵动的口语化译法更是为世人称道。  相似文献   
9.
现代阐释学对译者主体性研究有很大借鉴意义。本文试在现代阐释学的框架下,分析朱生豪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通过描述译者自己的阐释环境造成特定的“视域”,反映出这个视域直接影响了他选择莎士比亚戏剧作为翻译对象、以及在文化过滤方面其倾向归化的翻译原则,从而进一步认识朱生豪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贺平 《科教文汇》2009,(9):247-247
本研究旨在探索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适用度。并总结出作者对双关语翻译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