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把离愁凝聚成美丽的诗行。长亭、杨柳、灞桥、美酒……或依依不舍、无语凝噎,或故作旷达、潇洒挥手,或凝视前路、忧心忡忡……每每吟诵离别的诗句,总能从其凄美的画面、难以言说的意境中体会到复杂、真切、凄美的别情,让人回肠荡气,感慨万千,回味无穷。虽然都是离别,但离别的人不同,离别的原因不同,离别的时间不同,离别时的心境不同,离别后的处  相似文献   
2.
李端棻是晚清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和教育家。他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胸怀凌云志,敢为天下先,是贵州人之翘楚,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积极支持变法,旨在救亡图存;创办新式学堂,取代科举旧制;慧眼识俊才,擢拔皆名士;回乡办教育,不忘桑梓情。  相似文献   
3.
沈祖棻创作,以词作造诣最高,诗次之,新诗又次之。她有三个现象耐人寻味:1.她自称"一生低首小山(小晏)词",其词体创作实践却与这一美学理想不符。她的婉约词,走周邦彦、南宋格律词派及清代常州词派的路线,其令词也更近温韦、南唐,而不是小山。究其原因,乃在于"时序","非作者所能自主也"(汪东)。2.沈祖棻词篇篇可读,集中等闲之作,置诸"他人集中仍是佳词"(汪东),而求其代表作,反不易得。在当代词的选本中,倘若没有量的保证,比较吃亏。3.在沈祖棻称不上大家的古近体诗及新诗领域,她反能以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占尽风流。  相似文献   
4.
李端是唐代大历年间诗人,学术界对李端生平及创作研究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本文在拙作《李端新考》基础上,进一步对李端诗集中所涉及人名进行考析,为进一步研究诗人生平及创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沈祖棻先生的历史小说《辩才禅师》以古代民间流传已久的传奇故事《兰亭》的失落为原型,创新地讲述了永欣寺住持辩才禅师丢失王羲之《兰亭》真迹的故事。沈先生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赋予了其中人物、事件以新的面貌与性格,使辩才禅师脱离了出家人的外壳而充满了文人气质,自然而然地,这个故事也就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出于经世之目的,清末大吏李端棻在民族危亡之际提出了通过设藏书楼、开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游历等方式进行社会教育的思想。在他的思想影响下,近代中国的社会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进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李端棻作为帝党领军人物,积极参加戊戌变法的整个过程,变法失败后,惨遭后党迫害。斗争策略的失误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9.
按语:《怀任斋诗词·频伽室语业》合集,是我2000年初为业师蒋礼鸿(字云从)、师母盛静霞(字弢青)编印的。当时云从师已先逝世,师母健在。诗词合集虽然只供师生、亲友阅读,不过我在编印的时候一点也不含糊,登门拜访国学大师徐复、程千帆先生,并请求为之赐以佳序。一听说是蒋礼鸿、盛静霞的诗词合集,二老连声答应,毫不迟疑。虽然当时两位先生已经基本上不再给人写序。程先生在写完该序后不久就逝世了。如今师母也已逝世,徐老也稍后逝世。  相似文献   
10.
卢纶与李端同为“大历十才子”,诗歌唱酬殷勤.《送李端》一诗又列严维名下,据考当属误入.又,卢纶籍里亦有歧说,据考应以河东蒲人为准.诗中异文不少,均依“宜各从长”的要求,给出己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