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3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课程作为人类教育活动的核心构成,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可以说,变革是课程的本质特征。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日益进步,特别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科教兴国战略,教育逐渐成为带动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之后,这种变革更是高潮迭起,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然而,在这繁荣和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受命于非典期间的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快人快语,如对北京奥运好大喜功的检讨,对北京城建反思等,给人印象颇深。两会期间,他又对“查水表不细致”做检讨。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程实验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应有的清醒,认真对语文新课程实验的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检讨实验过程中的种种误区.以利语文教育理论的健康发展和新课程实验的月顷利推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提高德育实效的角度出发,对以往的德育工作进行了重要地检讨、分析.指出了重智轻德:重政治思想、素质提高、轻道德心理素质培养重灌输、轻实践:重学校教育,轻家庭社会教育等方面的轻重失衡及其危害,进而阐述了克服这些失误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笔者不赞同典权是权利乃至担保物权、用益物权或特种物权的观点,主张其不过是一种交叉、混合的契约关系罢了。因为从典权产生的基础或原因上看,"物权说"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论其中哪一种学说,皆因其只重一点、不及其余,特别是不探究典权产生与发动的法律基础与事实,因而难免片面,不能自圆其说。在我国民法不承认物权行为之独立性与无因性的情况下,现行《物权法》不明示典权规范及其性质或许有典权并非权利及物权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无论学界对于我国民法典的具体架构如何设计,法律行为制度无疑都将成为未来民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之一。对自德国法以来的法律行为制度进行梳理,揭其要义并检讨现实,以加深对法律行为制度本身的理解和把握,净化我国民法典设计的语境,彰显民法的私法品格正是本文的旨趣所在。  相似文献   
7.
刘慧媛 《新读写》2011,(11):7-7
前段时间,日本京都大学的百年校庆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引起了热议,相较于普通的校庆形式,京都大学显得独树一帜,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习之友》2012,(10):41-41
2月13日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载了《对当前民族领域问题的几点思考》一文,作者为中共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  相似文献   
9.
现在,初中生教育成为令诸多教师及家长的头疼问题。尤其是部分很有“个性”的学生.教师们苦心婆心的正面教育似乎见效不大。如果教师们能放下“师道尊严”的包袱,开诚布公地对学生提?出的意见率先作出“自我检讨”,必定会调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命题的关键词不是无条件的。如果从一般教育、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现代化三个视角对该命题成立的条件进行检讨,则只有代表、反映或暗合了人类教育和教育研究及其发展的方向,越是民族的教育、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现代化中的“精华”,才越可能是“世界的”,反之则不可能成为“世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