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37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仪器用半导体激光为光源,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也很低。由于激光能量集中,有良好的可见度。用来演示几何光学中各种透镜、棱镜、球面镜、平面镜使光发生折射或反射时的光路图。  相似文献   
2.
3.
A novel flat-top and low-dispersion optical interleaver using ring cavities (RCs) in a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MZI) is proposed. It is composed of eight mirrors and two nested prism pairs. Each prism and the two mirrors behave as a RC. Phase shift of RC is a periodic function of the frequency of the input light which acts as a phase dispersive mirror. The two phase shifts needed to achieve a flat-top spectral passband are provided by Fresnel reffectivities at the prism-air interface of the two RCs. The...  相似文献   
4.
关于菲涅耳双棱镜实验中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影响菲涅耳双棱镜实验中干涉条纹可见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提出掠入射法测量棱镜折射率的改进方案,并通过实验数据与原来的掠入射法进行比较,改进的方案能有效地提高测量棱镜折射率的精度,减小误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无棱镜全站仪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点,以拓普康GPT—3002LN无棱镜全站仪在城市规划测量中的应用为例,探讨了在无棱镜条件下数据采集的精度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艾萨克·牛顿,1642年12月25日出生于英国林肯郡伍尔索普的一座庄园。 1654年进入格兰萨姆皇家中学,因继父去世,于1656年休学。后重返学校继续学习。1661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自此开始科学研究。1665年发明二项式定理,且从剑桥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6月至次年12月,因鼠疫流行,被迫返回家乡。这十八个月的时间奠定了他一生的研究基础和方向,其中包括:微积分、光学、力学。1668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第二年,由巴罗教授推荐,担任三一学院教授。 1672年进入皇家学院,开始对光学进行研究。1684年,哈雷向牛顿提出有关行星轨道的问题,导致平方反比定律的发现。这一年,牛顿开始着手写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三年后,该书出版,举世震惊。1689年成为国会议员,1701年连任。1703年任皇家学会主席。次年,《光学》一书出版。1705年被女王授予勋爵爵位。1727年2月28日,主持了最后一次皇家学会会议,3月20日凌晨去世,享年85岁。 牛顿一生在科学上取得无数成就,但他却非常谦逊。他曾说:“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站在海滨上玩耍的孩子,时而拾到几块莹洁的石子,时而拾到几片美丽的贝壳并为之欢欣。那浩瀚的真理的海洋仍然在我的前面未被发现。”  相似文献   
8.
洪丽  周萍 《物理教学探讨》2007,22(11):56-57
讨论影响干涉条纹清晰程度的主要因素,在理论上对实验干涉条纹的对比度、可见度做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棱镜门"事件既关乎个人隐私与国家权力、新闻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复杂界限,又在拷问着于"新闻自由"与"新闻限制"之间"戴着镣铐跳舞"的现代媒介该何去何从。美国的新闻自由绝非"没有限制的自由",相反它有很强的约束性,新闻工作者必须拥有极强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自律。他们需要明确认识、积极推判出这条并非完全清晰的双黄线:自己是在从事危害国家、形同贻害公众的刑事犯罪活动,还是真的在捍卫神圣不可侵犯的新闻自由权?历史对斯诺登的盖棺定论也将取决于他在这场博弈中的地位:美国成为一个监控国家的危险与公民受到恐怖袭击的危险相比,何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