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58篇
科学研究   9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传热速率随保温层直径的增加而变化的规律,得出结论,只有在保温层厚度大于其临界直径时,增加保温层厚度才会减少热损失。  相似文献   
2.
对弹性管束水-水换热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换热器在不同工况下的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弹性管束在管外流体和管内流体的共同诱导作用下,管外和管内对流换热的情况;并对管程和壳程的流动阻力损失进行了实验测量,得出了管程和壳程的阻力损失变化的规律,以及换热器管程阻力损失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卫星热管传热测试台的制冷与真空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能满足卫星环境要求的热管传热试验台的制冷与真空系统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种采用液氮制冷和分子泵抽真空系统的方案。制冷系统能方便达到 60— -60℃的温度要求,并可以任意调节所需温度,且调温精度高、反映时间短。抽真空系统能满足0.1mPa的工作真空度和方便更换试样的要求,是一台简便、实用的卫星热管传热试验台。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影响柴油机传热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热量的计算方法,降低传热损失与热负荷以有冷却系统优化设计的基本途径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一类不可逆热泵的一般循环模型,以每单位时间总成本的泵热率作为热经济学目标函数,研究投资成本、供热成本、其它费用成本和几种主要不可逆性对热泵性能的影响,导出热泵的热经济学目标函数和性能系数间的基本优化关系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计算出最大热经济目标和对应的热泵的性能参数,确定了热泵的最佳工作区域和重要参数的性能界限,讨论了不同导热规律下,热泵的基本优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建筑屋面的传热热损失在建筑围护结构的所有传热热损失中约占9%,且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影响很大,因此,加强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建筑节能,也是改善顶层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ZL聚苯颗粒屋面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按照国家设计要求设计计算的保温层厚度摊抹在屋面上,施工成型为完整的整体性屋面保温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引起锅炉工作受热面损坏的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在运行中如何控制锅炉受热面损坏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9.
介绍了四小证专业训练的概况,指出了在培训中船舶求生设备使用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改进设备、提高船员整体素质以及在船舶遇难时,进一步发挥求生设备在海上的作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强化传热在管壳式换热器设计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综述了强化传热技术在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设计方面的国内外最新进展,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方法在20世纪经历了50年代的Kern法、60年代的Bell-Delaware法和70年代的流路分析法。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应是21世纪的主要设计方法。对目前设计仍然存在的诸如多相流设计、传热强化、流体诱导的振动、防垢和除垢、高粘流体设计、物性数据库的完善、换热器中流动及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