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用除魅(disenchantment)来形容现代生活的理性化,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反复提到"现代社会世俗化"的趋势。涂尔干认为在工业化、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中世纪神圣的、严密的社会控制机制正遭受侵蚀和挑战,人类必须寻找新的社会共识和神圣性。2015年12月27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中国新闻学论坛上,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在发言中提出:"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2.
中国典籍,尤其是类书的类目分类究竟依据何种文化原则,似乎少有人问津.法国学者爱弥儿·涂尔干与马塞尔·莫斯合著的《原始分类》中国部分,为理解中国原始分类与中国典籍分类的渊源关系搭建了桥梁.本文就《原始分类》中国部分展开梳理,对真知、误读、差异加以认可、纠正、弥合,揭示中国原始分类的基本特征及其体系并借之对中国典籍类目的分类原则与依据进行探讨,以勾勒出其与原始分类渊源的大体状貌.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涂尔干的社会理论而言,其道德教育理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遇。涂尔干提出的"道德三要素"即纪律精神、对群体的依恋和自主性是其道德教育理论的总纲。他对教师权威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的讨论也是很深刻的。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所构成的代际关系角度讨论道德的代际传承和道德教育的代际机制,无疑是其最具特色的理论之一。道德心理学家如皮亚杰和科尔伯格对涂尔干道德教育论的批评,既有片面性,但也十分深刻。  相似文献   
4.
当今,纪律由于被普遍认为是对儿童自由的阻抑,而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地位。社会学宗师涂尔干,则把纪律看作人性的内在需求,是人性实现自我的手段,认为儿童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纪律的培养。他对于纪律的本质、功能以及实施策略的论述,引导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纪律,认识纪律的道德教育功能,给我们当下的儿童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以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医疗体制及医疗机构的公信度对患者作用的分析,构建一个研究体系来指导后期的实证研究。本文采用涂尔干"假设——推论——检验"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患者对医疗机构公信力的集体意识的分析来进行研究过程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涂尔干道德的第三个要素,即道德的知性,是一种道德自律精神,他强调的是一种理性的自觉意识。涂尔干认为,人们在对道德规范的存在及其内涵有了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就会自觉地去遵守这些规范。但是,涂尔干自主精神也有着其自身的积极意义和时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纪律思想是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涂尔干看来,纪律精神包含了两大要素,即对生存的常规性的偏好和对各种欲望的节制,而恰恰是这两大要素赋予了纪律以发展性价值。这一发展性价值表明纪律是以促进儿童的内在发展为其存在的根本目的的。因此,涂尔干所持的是一种发展性纪律观。涂尔干的发展性纪律观对于今天学校纪律理念的转变无疑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这主要表现为:学校纪律要从工具性纪律向发展性纪律转变,学校纪律在根本上要以协调我己关系为己任,学校纪律要在教师指导下让儿童自主参与确立。  相似文献   
8.
涂尔干的道德三要素思想被认为是其社会学理论的实践运用。关于道德三要素思想的理论来源,目前国内学界一般都从其社会学思想中导出。然而通过对涂尔干伦理学思想的解读发现,他对道德三要素思想最早的理论思考与其伦理学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王祥云 《科教文汇》2010,(1):194-194
本文分两大部分浅析《教育思想的演进》。首先梳理本书知识要点和写作思路;其次谈谈何为教育和大学。希望通过本文把被忽视的涂尔干教育思想重新纳入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0.
葛兰言在其对古代中国的研究中承续了涂尔干对亲属关系问题的关注,列维-斯特劳斯的亲属结构理论则深受葛氏之结构视角的影响,本文对这条代际传承、不断扬弃的学脉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中国古代之婚姻范畴与亲属关系》中,葛兰言借助丰富的史料,颠覆了对乱伦禁忌的传统解读,并试图从中国古代氏族的外婚制中建构出以交换与互惠为基础的一般性流通规律。列维-斯特劳斯批判地继承了葛兰言的研究,将其关于婚姻类型与流通的结构分析化为己用,形成了《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的理论支柱,该作也成为法国人类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成果。不难发现,自涂尔干将亲属关系置于社会团结视阈下重新考察伊始,葛兰言与列维-斯特劳斯都在接续前人研究的同时实现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