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2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刑事犯罪发生的频率和程度越来越严峻.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现象,刑法将会面临一系列新问题:诸如主体、客体等等各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会给刑法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浅议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文章结合当前城市园林绿化的现状,通过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初步总结和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在优化城市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发展旅游经济、优化投资环境、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刑事犯罪发生的频率和程度越来越严峻。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现象 ,刑法将会面临一系列新问题 :诸如主体、客体等等各个方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会给刑法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方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宜于人类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人的世界”,另一方面由于受狭隘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驱使,对自然界实施了野蛮的榨取行为,破坏了人与自然界和谐、协调的关系。人类要真正求得良性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活动唯一正确的选择。可持续发展观警示人们,必须把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环境权利与环境责任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保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环境司法作为人民法院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将环境法运用于对环境案件的处理,并在处理过程中进行法律监督的法律活动,是环境法实施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由于环境权益的特殊性,环境立法采取了公法与私法的双重保护机制,法律在赋予公民个人以环境权利的同时,也赋予了环境行政管理机关以相当广泛的权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环境行政机关对于公民个人环境权益的处理决定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一个典型案例,讨论建立专门的环境公益诉讼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环境权是公民环境知情权的权利来源,环境知情权是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应该构建和完善我国公民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以求在实践中把公民环境知情权落到实处,为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公民保护自己合法的环境权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产生于不平衡的社会经济发展现实与发展模式。当前,我国农民环境权保护中主要存在农村环境保护制度供给不平等、农民环境意识薄弱以及环境维权能力低下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村环境、保障农民环境权益,我们应在立法上确立农民环境权,建立农村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完善对农民的生态补偿制度和农村环境法律援助制度,并建立多种形式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环境健康权是权利主体享有的环境健康利益的权利表达,也是环境权与健康权在主体、客体及内容上相互交融的体现。至于环境健康权能否以及如何成为新兴权利这一命题的理论探讨,首先应对环境健康进入到权利层面的正当性进行分析,环境健康权的生成逻辑契合新兴权利“新”的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其具有主体层次多元化、客体形式复杂化、内容涵蕴丰富化的表现形式。其次应阐明环境健康权成为一项新兴权利的判断标准,环境健康权作为新兴权利的权利构造,及其拥有的特殊内容等。最后结合环境健康权本身所具有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可行性,就其何以能成为新兴权利做进一步的法理学层面的阐释分析。  相似文献   
9.
环境侵权是现代社会特有的社会性权益侵害现象,具有诸多不同于一般侵权行 为的法律特征,本文对此加以探讨,以揭示环境侵权对传统侵权行为理论的突破之处。  相似文献   
10.
自蔡守秋先生在《环境权初探》一文中初次对环境权理论介绍以来,我国的环境权理论的研究蓬勃发展,但是我国的环境权理论在研究模式上存在一系列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