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0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英 《科学教育》2005,11(3):43-44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如,教学实践中管教不管学,形式主义教学流行,教师的教表演得很“精彩”,学生的学却收效甚微等。如何用尽可能适合每个学生理解力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好学生的各种能力,最大程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已引起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翔翔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好孩子,可就是在学习方面显得有些“死”。比如,他能够很好地记住语文课文中所学的生字、生词,却不会给课文分段和概括段意;他能把数学课上的算式题做得准确无误,可一遇到活一些的应用题就开始犯难。不用说,他的作文成绩也不好,词汇量不丰富,还经常出现病句。尽管翔翔学习比较努力,每逢考试,他的成绩在班里最多只能排个中等。他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经过测试,翔翔的智商属于中等,智力上没有问题。只是他言语的理解能力比较弱,造成他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慢,给人的印象是悟性不高。孩子对言语的理解能力,是一个容易被父母忽…  相似文献   
3.
辰目 《传媒》2006,(8):1-1
在这次报业竞争力年会的“固本培源论坛”上,天津今晚报集团的刘凤山副总编讲到,作为一份地方报纸,所要固的“本”就是新闻内容,所要培的“源”就是读者的忠诚度。他还讲到晚报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新闻的采编能力、对新闻独特的理解力、判断力、加工力,是对本土文化的生动再现和全力张扬的能力,是对新闻读者需求的准确把握力。这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与思考。因为,不管我们把竞争力研究到什么程度,也不管竞争力的万花筒多么丰盈多姿,它的版面新闻内容,始终是它本源意义上的竞争力或实力。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提出《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与空间性质要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教师对立体几何的教学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教学过程基本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逐步认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笔者在带队实习中,有机会在不同的学校反复听取了一线教师关于教材必修2"立体几何"教学的常态课,  相似文献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但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非易事。他们朗读的一大缺点就是爱“唱读”。朗读时总是一字一顿,拖声呀气地“唱”。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综合性学习,建议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课本剧就是特别适合学生实践的一种形式。本文以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三篇文章为例,从课本剧编写,激发想象力;课本剧修改,体现表达力;课本剧排练,展现创造力;课本剧展演,彰显理解力等四个角度论述了课本剧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探索小小课本剧的巨大功能。  相似文献   
7.
历史,有人它看作文科的代表性科目是不为过的。它对你的记忆力、分析力、理解力及对社会的感知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学历史要扎实、牢固、脉络清晰。上下五千年都由一根时间的红线串起。切勿东一个人物西一个事件地无规律记忆。因为那样。虽然把所学的事件都记住了,但这些事件如一盘散沙,缺少战斗力。今天的历史考试已不是单纯考查你对孤立事件的记忆,它要求你在记忆单个事件的基础上,经常重复一项工作——串线。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本和人教版课标本课文的片段教学为例,就协调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把握错误与引导的时机、紧扣矛盾与问题的本质,分析如何运用课堂的生成资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深入知识背后,获取知识背后丰富的思维价值,从而实现知识和思维的同步发展,以期达到深度教学。  相似文献   
9.
物体的受力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密切关系,许多力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研究对象(物体或几个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进行物体受力分析,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如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能区别力和惯性;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和浮力的计算;理解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和杠杆平衡,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只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受力分析,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所受诸力作用的结果,而诸力间的相互关系也正是由物体运动状态来反映,因此许多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都离不开力,所以力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难点,本谈谈如何正确形成和理解力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