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2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63篇
体育   109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50年的一天,德国探险家因里希·巴思在撒哈拉的特西里高原突然发现当地一些岩石的表面竟有野牛、鸵鸟和人的画像,其色调雅致和谐,画面栩栩如生。这一发现使原本不为人熟悉的撒哈拉沙漠更具神秘色彩,其后百余年间,人们陆续发现的大量岩画成为撒哈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至今人们都无法知晓那些精美的岩画到底何人何时所为。  相似文献   
2.
萧歌 《中国集邮》2001,20(5):8-9
有许多东西我们应该为之骄傲但却长时间地被漠视了,永乐宫壁画当属此例。我们知道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创世纪》,我们欣赏达&;#183;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但我们很少有人知晓和熟悉永乐宫壁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遗憾。如今,在旧时光与新世纪的连接点上,在继承和发展的地球村里,机会终于来了。已经温饱有余并日渐  相似文献   
3.
川流不息的尼罗河自南而北,穿过非洲广阔的撒哈拉沙漠,注入地中海。千百年来,它不仅孕育出古老灿烂的法老文明,也养育出一代又一代热情奔放的埃及人。舞蹈便是埃及民众热情活泼、开朗幽默性格的完美体现。早在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将他们的舞蹈雕刻在庙宇和坟墓的墙壁上,保留至今。壁画《乐女》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在古埃及人崇拜的众多神灵中,形象为牛头、女人身、两只牛角托起一轮太阳的哈特乎尔神,就是专司爱、音乐和舞蹈的神灵。提到埃及舞蹈,人们熟悉而且谈论最多的莫过于东方舞。这种以扭动腰、臀部为基本动作,时而柔美…  相似文献   
4.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石窟艺术源自古代印度文化,在中国及世界各地有着许多古代石窟艺术的历史遗存,而在众多的石窟艺术的历史遗存中,麦积山石窟有着许多不可替代的惟一性。和国内外比较著名的石窟相比较,麦积山石窟在人文环境、地理风貌和佛教造像风格等方面的独特性就会突现出来,这正是麦积山石窟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王超 《中华武术》2004,(1):28-28
中华民族艺术瑰宝敦煌壁画,内容宏博,包罗万象,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五彩缤纷的形象的史册。  相似文献   
6.
西安地区唐墓壁画中有大量的官员服饰资料,本文以史籍考证为基础结合壁画中的实例材料,剖析官员朝服、袴褶服和常服的特点。同时探究官员服饰的文化特质,即它是大唐皇室既遵从古制又不拘泥于古制,富于创新特质的体现;它是大唐帝国开放平等、兼容并包特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李书敏 《出版视野》2004,10(3):30-31
2003年,《中国石窟雕塑全集》(10卷)荣获国家图书奖(图书最高奖)提名奖和第二届全国艺术图书奖一等奖是来之不易的,这里面除了编著者外,我们特别不能忘记这套书的主编,我国著名美学家、美术理论家,96岁高龄的王朝闻老。  相似文献   
8.
陈啸虎 《成才之路》2014,(13):71-71
壁画作为一种美术形式,历来受学生喜欢。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探索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通过壁画的创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艺术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相似文献   
9.
邮市行情     
  相似文献   
10.
杨森 《家教指南》2005,2(5):25-31
通过对胡床家具图像和相关文献的梳理,说明胡床传入中国的时间并非晚到佛教传入的东汉灵帝时代,而是在章帝、和帝时期,比通常所认定的时间早近百年.胡床的传人是经过漫长岁月由古埃及、中东、西亚等地,经多个民族之手辗转传播而来.它的传人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