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83篇
科学研究   227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生态学的理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投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品,以保持生态的相对平衡,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现有城市垃圾减容、减量、资源化、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的3种方法,即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讨论了这3种方法各自的局限性,提出了综合利用的垃圾处理方法,真正合理地、经济地利用垃圾资源,实现垃圾的变废为宝,为社会提供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3.
《家教世界》2011,(12):18-19
2011年8月16日,石家庄灵寿县一个农家院,养鸡农妇刘艳花计划烧热炉子给雏鸡取暖,没料想炉腔里的玉米秸秆和塑料袋瞬间燃烧,蹦出一团火焰,燃着塑料墙体和棉被。火势迅速蔓延,将在一旁玩耍的女儿然然整个襄挟。体表60%烧伤,其中40%的面积被三度烧伤,属于极危重级别,然然当天被送入重症病房。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经食用菌分解后,营养成分有所提高,可代替20—30%日粮喂猪,能降低饲料成本10—25%,每增重1kg多获利10—17%.另方面还可缓解饲料紧缺矛盾,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从垃圾的成分分析入手,结合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探讨处理垃圾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废气和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主要完成人:韩鲁佳、刘向阳、夏建平、闫巧娟、郭佩玉、李道娥、谭奈林、李媛、孟海波、杨增玲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8.
9.
木塑材料中的木质纤维极易受到细菌和霉菌侵蚀,影响材料的外表美观和力学性能。本文首先以PP和天然小麦秸秆作为主要原材料,加入吡啶硫酮锌作为抗菌剂,制备了秸杆/PP复合材料,然后研究了POE和吡啶硫酮锌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吡啶硫酮锌含量对抗菌防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OE含量的增加,秸杆/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冲击强度呈现上升趋势。随着吡啶硫酮锌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呈现轻微下降趋势,而抗菌和防霉性能呈现提高趋势。当吡啶硫酮锌含量为4wt%时,有强抗菌性能,防霉性能达到0级。  相似文献   
10.
张童朝  颜廷武  仇童伟 《资源科学》2020,42(6):1123-1134
中国农业面临着劳动力老龄化与绿色化转型的双重约束。聚焦于跨期技术属性,本文提出了中国情景下年龄对农民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倒U形影响假说,进而以秸秆还田为例,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利用冀鲁皖鄂4省1372份农民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①年龄对于农民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效应呈倒U形态势,“中年农民”成为现阶段绿色农业技术扩散的积极力量;②人力资本和风险偏好是年龄影响农民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重要中介变量,两者的中介效应占年龄总效应的71.94%;③信息化和耕地规模对中青年农民的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具有促进作用;经济价值认知、是否贫困、供水情况、补贴和处罚政策对中老年农民采用跨期绿色农业技术表现出积极影响;社会资本对中青年农民的技术采纳具有负向影响,但有利于中老年农民采纳跨期绿色农业技术。由于年龄较高农民积极采纳跨期绿色农业技术其实是该群体非农就业机会减少而被动“以农为业”的结果,这表明农业生产包括农业资源保护与开发缺乏最为优质的劳动力支撑;另一方面,非农就业的青壮年劳动力由于缺乏务农经历,多年后回归农业又能否承担起农业绿色化转型的责任也值得思考。因此,劳动力老龄化对中国农业短期的影响在于如何把地种好,而长期的潜在威胁依然是谁来种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