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977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610篇
教育   133339篇
科学研究   19374篇
各国文化   443篇
体育   3118篇
综合类   3853篇
文化理论   2181篇
信息传播   19711篇
  2024年   734篇
  2023年   2725篇
  2022年   1336篇
  2021年   2645篇
  2020年   2749篇
  2019年   3085篇
  2018年   1400篇
  2017年   2505篇
  2016年   3274篇
  2015年   5176篇
  2014年   12577篇
  2013年   10323篇
  2012年   12287篇
  2011年   14181篇
  2010年   12404篇
  2009年   12394篇
  2008年   14113篇
  2007年   11169篇
  2006年   9137篇
  2005年   8949篇
  2004年   8060篇
  2003年   7293篇
  2002年   6015篇
  2001年   5203篇
  2000年   4644篇
  1999年   1601篇
  1998年   1123篇
  1997年   961篇
  1996年   842篇
  1995年   635篇
  1994年   584篇
  1993年   430篇
  1992年   402篇
  1991年   364篇
  1990年   356篇
  1989年   27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博 《陕西教育》2021,(2):41-42
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基于专业学科知识本身所具备的拓展性,以及专业知识内容的交互性综合考虑下所采取的现代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经济学专业为例,经济学专业包含多个方向,但若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经济学专业知识内容讲授,这很难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尤其在现代开放经济环境下,对经济学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要求更高。本文以开放经济环境为出发点,以经济学专业教学为载体,针对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注意要点以及实践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计算思维在非计算机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科研领域,如计算生物学、计算化学、计算决策学等。在教育学,尤其是高中教学的相关领域几乎没有被明确的研究和实践过。如何理解计算思维并应用于日常教学,以及多元化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对于中学教学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执笔团队均为高中教学一线教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及对计算思维的理解,着重以化学学科为例,对计算思维在中学教学中可行的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体现着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的价值追求,而社会文化场是培育民族精神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文化场视域下研究民族精神的培育路径,以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生态文化为研究领域,主要有:优化政治文化,树立民族精神培育的精神支柱;优化经济文化,筑牢民族精神培育物质根基;优化生态文化,稳固民族精神培育的发展保障。要营造形成民族精神培育的优质社会文化场,让伟大民族精神展现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和民族力量,就得使这三个主要领域齐力推进、相互助力。  相似文献   
4.
5.
6.
丛日贵 《甘肃教育》2020,(5):192-192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终将过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仔仔细细地审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饮食习惯,自己对万物生命的态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改变曾以为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今年2月东北小伙“大连”误入了外地回武汉人士专用车厢,最终在武汉下了车。他当即找了一份在医院隔离病房打扫卫生的工作,一天工作12小时,日薪500元,就此他成为了抗疫一线的“战士”——东北小伙“大连”处变不惊,化不利为打工机遇,皆因良好的思维模式所赐。  相似文献   
7.
8.
针对当前高中化学课堂上轻视实验的现象,我们提出大力开展化学实验的设想,旨在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进而真正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即提升高中学生的化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10.
刘兵 《学语文》2021,(2):43-44
教材中的配图是重要的助读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但教材中的有些配图与文本内容明显不匹配。当学生对这些配图提出疑问时,语文教师要恰当点化,巧用配图瑕疵,训练学生的情境思维,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推进文意疏通,促进课外拓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