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交通肇事罪是否存在自首为主题,以交通肇事"没有逃逸"的举动是否等同或包含于自首,肇事者逃逸后成立自首是否妥当,以及否认该罪存在自首是否会带来弊端为中心点,展开研究,并通过分析学界对于该问题的相关论述,重新审视交通肇事的自首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8年7月10日、11日,《洛阳晚报》分别以整版篇幅刊登《“浪子”联系记者回洛自首纪实》的新闻.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好评如潮。该文说的是洛阳市民韩某,13年前杀人后畏罪潜逃。当时,他协迫不明真相的妻子四处流浪,  相似文献   
3.
毛高杰 《兰台世界》2012,(15):14-15
在薛允升的《读例存疑》中,充分体现了这些立法艺术,现代的自首立法和司法应该借鉴从社会关系入手而不是从抽象概念入手,才能够更好地评估和预测自首制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很高,我国对交通肇事的规定以《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主,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争议。本文主要从交通肇事是否存在自首、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逃逸致人死亡行为的方面,研究交通肇事罪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鹏 《大观周刊》2011,(42):20-20
犯罪后因自首而减免刑罚,是我国自古就有的刑罚裁量制度,也是中国古代刑律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自首制度从其产生、发展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作为古代法代表的唐律,对自首制度作了详细而全面的规定,形成了完备的自首制度。唐代以后各朝律典几乎完全沿袭唐律自首制度,基本上没有大的发展与突破。  相似文献   
6.
7.
8.
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有利于惩罚罪犯、预防犯罪,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对交通肇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的行为怎样认定为自首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于自首概念的科学界定和合理表述,学界争论已久。在借鉴各种观点的基础上,依据行为主客观相统一的性质,可将自首界定为犯罪人自愿承担刑事责任,主动投案并供述主要犯罪事实,或者相当于主动投案的情况下供述主要犯罪事实的行为整体。自首应由自愿承担刑事责任、主动投案、供述主要犯罪事实三个要件共同构成,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论自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旧刑法自首规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刑法明确了自首的概念并删除了“接受审查和裁判”这一条件,量刑幅度变大,增加了特殊自首的规定。自首成立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劳教人员如实交待其他罪行、证据不足无罪释放后投案、律师在代理刑事案件中代为投案,均应以自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