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8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在17、18世纪的古典音乐时期,欧洲音乐史上诞生了多位震撼世界的音乐大师,他们都是在前辈的发现、提携下而茁壮成长为一代大家的。莫扎特对贝多芬的赞言:"年轻人,将来有一天你会震动世界的。"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在德国的波恩,从小表现出卓越的音乐天赋。当他17岁时,出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育》2005,(7):17-18
惊人的才华 1764年的夏天,为了庆祝乔治三世的26岁生日,整个伦敦热闹非凡。大街上熙来攘往,百技杂陈;王宫内衣香鬓影,冠盖云集。6月的伦敦夜晚已经没有寒意,在春之花园的大厅里,两位从奥地利来的小孩正在演奏动人的乐曲,其中一位小男孩才8岁,名叫莫扎特,另一位小女孩12岁,是莫扎特的姊姊。  相似文献   
3.
《C小调钢琴协奏曲》(KV491)是莫扎特创作于1786年的3部钢琴协奏曲(KV488/491/503)之一,同年4月7日在维也纳音乐会上首演,它也是莫扎特创作晚期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的特色就在于它通篇都弥漫着一种悲婉暗淡的情绪气氛,这种氛围甚至贯穿持续于每一个音符律动之中,有些顽固的附着于主题之上。  相似文献   
4.
晓川 《中华家教》2011,(1):40-41
达·芬奇的父亲:充分发展孩子的兴趣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决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另类是布鲁诺面对罗马教徒的唾骂时的“日心说”。另类是莫扎特面对传统音师的质疑时的《魔笛》。  相似文献   
6.
莫扎特的音乐似乎都是瞬间爆发式的灵感创作,仿佛听从着上帝的安排。他的作品浑然一体,完美无瑕,题材丰富而深具个性。他的音乐总是建筑诚挚、细腻、轻盈、流丽、充满对幸福的赞美与期待。在不知不觉中,抚慰我们的心灵。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不仅结构,形式均衡统一,在主题性格的对比,和声的应用方面也更为娴熟。在他的笔下,那些看似松散的音乐材料之间总有一条极其微妙的“锁链”联系着。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同时也是音乐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在当时社会启蒙运动的影响下,音乐家地位也得到提升,音乐从宗教、宫廷走向世俗,具有了个人主观意志。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精神,成为人类共有的、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莫扎特效应"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扎特效应”是近年来音乐心理学乃至音乐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心理学家对之做了解释,但大多只涉及到大脑皮层的神经加工。文章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从大脑对音乐的认知加工、情绪加工以及两者所共有的加工机制三个方面予以综述,发现莫扎特的音乐能激活大脑的多个脑区,并能挖掘出某些区域潜在的功能,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大脑的高级功能。  相似文献   
9.
“奥地利最重要的出产就是风景。”迷人的萨尔茨堡又是“风景中的风景”,它当之无愧地被誉为“北方小罗马”、“条顿人的掌上明珠”。而我来到这里,赏风景倒退居其次了,主要目的是为了寻访那个不幸的音乐天才、那个上帝的宠儿、那个旷世奇才莫扎特,他就诞生在这里的一座三层楼房里。据说他——  相似文献   
10.
莫扎特是18世纪末伟大的欧洲作曲家,尤其在歌剧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展了意大利歌剧,并且开创了德文歌剧的先河。《魔笛》是莫扎特后期的一部重要歌剧作品。本文通过分析作品《魔笛》中几段具代表性的咏叹调和重唱来探讨莫扎特歌剧的声乐艺术风格,进而进一步解读他赋予歌剧的声乐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