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其中<德伯家的苔丝>与<无名的裘德>被看作是哈代的姊妹篇.这两部著作往往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因为他们是关于下层人民悲剧的独创.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很相似.文章就其人物塑造方面的相同点进行探讨,也就是苔丝--<德伯家的苔丝>的主人公与<无名的裘德>的主人公裘德之间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2.
时光小老人在《无名的裘德》中不是最主要人物,他出现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但是他的悲剧加深了小说的悲剧性。同时时光小老人是这本小说中最具象征意义的一个人物,他不仅代表了哈代的宗教观念,对陈旧宗教思想的批判与思考,而且时光小老人就像是裘德的一面镜子,他代表了主人公裘德的悲剧命运以及失败的婚姻。该文从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视域下,运用悲剧的反转、发现以及苦难这三个悲剧成分来分析印证时光小老人的悲剧性以及在小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陌生之爱     
电影《偷心》中,一头红发、桀骜不驯的娜塔莉被迎面而来的汽车撞倒,昏迷当口,却被走过的路人裘德洛唤醒。彼时她膝盖流着血,脸也被蹭花,口里却说:"Hello,stranger."接下来,这个有关陌生人的爱情电影由此展开,他们哭泣、争执、相爱,享受了无数个充满力量的生命瞬间。屏幕上的两个或者更多人只消一句"你好,陌生人",就能够生出多少故事,现实生活当中又当如何?吕克·贝松说,电影不是济世良药,只是一片阿司匹林。大师所说出的真理,大概正是想要表达:现实当中的交流之艰,只有将它拍到屏幕当中去供人艳羡罢了。"陌生"大多时候是个听起来就比较高冷的词  相似文献   
4.
《无名的裘德》这一部小说是托马斯·哈代的经典作品,托马斯·哈代在这一部小说当中塑造了裘德这一个男性主人公形象,并且通过裘德的人生悲剧对传统道德以及人性进行反思和批判。裘德的人生悲剧命运之中,既有其婚姻方面的因素,也有裘德在精神方面的因素,这种种因素归根到底是个人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具有非常深刻的时代性,也有着人性的共同弱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代表,《无名的裘德》塑造了一位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压抑和束缚下的心路历程。苏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并为其奋斗过的女性。然而现实和自身因素导致了她游移不定的女性意识,苏的自我探索最终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著名的文学家。人们多熟知他的小说,但是对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却不甚了解。很多人甚至把他的诗仅仅看作他小说的点缀而已。然而,即使哈代只是一名诗人,不是小说家.在英语文学世界中也享有崇高的地位。实际上,在1865到1867年间,哈代是以诗歌创作开始文学生涯的,他热爱诗歌,本来想以写诗为生,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放弃,这才转向小说创作。晚年时,他因为《无名的裘德》而备受评论界责难,于是他放弃了写作小说,在生命的最后三十年里又重新开始创作诗歌,并发表了许多诗集。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哈代在写作时常常不得不屈从于出版商和读者的压力修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后人将他的小说改编为电影、电视时依然受到市场的制约.本文以《德伯维尔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为例,从时间和资金、“现代性”以及性和暴力三方面讨论市场对改编的影响,认为小说与电影、电视都是个人艺术追求与市场政治斗争与合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作品对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无名的裘德》中的主人公裘德满怀事业和爱情理想,苦苦追求,却最终被无情黑暗的社会现实所吞噬,悲惨死去。小说通过对裘德的悲剧命运以及其艰苦的抗争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哈代的进化向善论思想。  相似文献   
9.
结合女性主义相关理论,从弱化女性身份、挑战不平等"契约"和探求自我解放之路三个方面着手,对《无名的裘德》中淑的形象进行了分析,展现了一位大胆追求自由平等、努力寻求人格独立、谋求与男人一样的社会权利和发展空间的新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0.
二元对立现象广泛存在与文学作品中,二元对立已成为文学批评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运用几对二元对立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本文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小说中二元对立模式进行分析揭示二元对立是怎样成功地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渲染小说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