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诉权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致使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中不可诉现象大量存在 ,导致经济审判功能严重错位。为顺应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应当突破传统三大诉讼的现有观念 ,创设一种新型的诉讼模型 ,即经济诉讼 ,并赋予它区别于其他三大诉讼 ,尤其是区别于民事诉讼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2.
恶意诉讼,也有论称为恶意不实诉浍,或诉讼欺诈,足当事人滥用诉权,企陶通过损害对方当事人、第三方合法利益而谋求不当得利而提起的诉讼。简言之,恶意诉讼是当事人基于恶意提起的诉讼行为。从本质上看,恶意诉讼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特殊性表现在,当事人借助诉讼的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的目的,企图用台法的形式为非法的内容遮羞。我国学起草的“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中将恶意诉讼列为17种侵权行为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精神病人离婚诉权保护的必要性切入,分析了《婚姻法解释(三)》的不足,即对间歇性精神病人的离婚诉权未予以规定、对不属于非虐待范畴的其他家庭暴力未予以规定和举证难的问题。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便对精神病人的离婚诉权予以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目前以"二元论"作为通说,由于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如把诉权视为审判权的产物、无视当事人的主体地位等,造成一些侵犯当事人诉权的现象.这需要从理论上对诉权做出准确定性,建立起诉权人权化的思想,真正重视当事人及其诉权,从而实现从法官公正到法律制度的公正.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公诉案件被案人有申请抗诉权,而没有上诉权的规定,从6方面阐述了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上诉权的必要性,并结合司法实践,就被害人上诉权的实现方式提出了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民事检察制度之具体运用体现在民事诉讼法确立的检察监督制度,限制了检察权在民事诉讼领域的有效行使,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及保证诉讼公正的要求.完善民事检察制度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拓宽检察监督的范围,增加民事检察监督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阿尔胡斯公约确立的环境公害诉讼机制,具有三项影响深远的内容:一是在欧洲大陆地区创建了环境公害行政诉讼;二是以公民环境信息知情权和环境决策公众参与权为支柱构建环境公害诉讼,明确了环境公害行政诉讼范围;三是明确了公民和环境团体或其他组织的环境司法诉权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诉权与私诉权绝对不是各自“孤立”,它们是互相联系和补充的,并共同发展,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刑事诉讼制度所必须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语境下、从公诉权与私诉权互补性的内涵出发,在国外相关法律制度的借鉴之下,对完善我国的刑事起诉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人民检察制度外部监督机制的重要体现,其职责是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出现的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拟撤销案件的、拟作不起诉的、检察人员  相似文献   
10.
获得有管辖权法院的审判是诉权的应有之意,确定管辖权的规范是诉权保障的重要制度构成,不容规避和违反.面对实践中当事人"争管辖"、法院"抢管辖"的现象,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民事级别管辖异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从级别管辖异议的提起和审理、异议裁定的上诉以及管辖权转移的规制等方面对审理级别管辖异议案件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规定,确立了级别管辖权异议制度.<规定>对于缓解级别管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对于诉权保障也具有多方面的制度价值.作为一项司法解释,<规定>也有其局限性.在异议的主体、审查程序、滥用管辖权异议的规制、移送管辖等方面留下了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