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县胥浦乡的古墓群出土了竹简<先令券书>,反映了汉代的遗嘱公证、财产继承、土地买卖等史实,表现了王莽摄政前夕,西汉和平安定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2.
近世闽南“海内外两头家”女性财产继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闽南人从福建到台湾乃至东南亚开垦或贸易,通常是男性只身前往。他们在海外乏人照顾,结果在他乡又成立一个家庭,形成海外与家乡“两头家”的情况。涉及财产管控、资源分配这类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民间形成一套明确的书面规定,在民事上也有约定俗成的习惯法。本文依据张士箱家族契约文书与吧城华人《公案簿》,阐述近世闽南“海内外两头家”的女性财产继承模式。  相似文献   
3.
诸子均分的财产继承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相承而不变的一种制度。这个制度推动了地权的分散,又促进了地权的集中,它对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小农土地所有制为内容的封建经济结构的长期延续,起着保证作用。诸子均分的继承制度是中国农民平均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这是农民阶级反抗阶级压迫、民族侵略的思想基础,同时它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累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中国一再重建,也是因为诸子均分的继承制度始终促成并保持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力量对比,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  相似文献   
4.
5.
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地域比较封闭,并且受传统观念的严重影响,大部分农村女性的继承权几乎处于缺失状态,女性财产继承的落实面临着很多阻碍。以农村女性的财产继承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山西省上城公村为调查地区,探讨女性财产继承权缺失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针对不足提出相关建议,完善我国农村女性继承权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6.
根据<二年律令>的材料,秦代已有较完备的<置后律>.睡虎地秦简中的"后"字过去一直被理解为"后子"是片面的."后"还有"继承人"之意.但<置后律>所规范的继承是一种身份继承即政治权利的继承,其次才是财产的继承.自江苏仪征胥浦101号汉墓出土先令券实物以后,学术界就有关中国古代是否存在遗嘱继承制度展开了讨论,其实,析产分家是古代财产继承的主要方式,<二年律令>中有"先令券书"的条文,可证"先令券书"只是家产析细见证而非遗嘱.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宋刑统》为对象,首先对宋代财产继承内容进行了研究,对宋代财产继承中的子女继承和代位继承的原则、养子继承和非婚生子女继承的原则、遗嘱继承的原则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宋代财产继承制度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邹锋 《中学文科》2006,(1):34-36,89-90
识记:财产继承有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两种方式。 理解:列举实例,说明公民的合法财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列举实例,说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每个公民必须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经济义务。 活动:收集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事例,并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9.
传统法律中的财产继承在原理上是排除女性的,女儿没有继承权。但是,唐、宋以及明清的法律以及法律习惯上女儿是可以继承一定的"嫁妆"和财产的。反映出传统法律在女性的财产继承上,法律原理与制定法及法律习惯存在着冲突。从重新思考传统法律中财产继承的两性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同居共财"的传统家庭财产的法律构造和财产权利关系,考察女性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0.
黄志萍 《兰台世界》2013,(30):16-17
唐律根据女性不同身份、不同情形,分别规制了不同的财产继承权利。总体来说,唐代女性财产继承制度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并推动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