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0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工科性高校的新闻专业——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背景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来开设新闻专业的“老牌”院校的新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专业。一批工科性高校也开设了该类专业,如清华大学、华中科大等,据统计,1994年以前,国内有新闻学类专业点66个,而目前的专业点在230个以上。有人估计,目前全国新闻专业本专科的在校生人数达到4万~5万人。  相似文献   
2.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新闻教育出现了超常规发展。在这个被称为新闻传播教育的“第二次浪潮”里,新闻传播专业不仅在一些理工类、财经类、政法类、师范类、体育类、农业类院校遍地开花,甚至在一些地级城市院校里也纷纷涌现。然而,与新闻专业大量开设相对应的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闻媒介的传统管理,无论是宏观层面的弊端,还是微观层面的缺失,在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过程中,都使媒介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出现了危机。所以,面对入世后形成的新的媒介生态环境,我国新闻媒介要超常规发展,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迎接新的挑战。为此,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广播正千方百计与新闻事件同步。不仅是常规定时播出的新闻资讯以时效快的内容吸引着听众的耳朵,而且超常规报道的新闻事件更让广播节目内容清新、快捷、丰满。从交通广播近年来的发展来看,高效快捷诚信的新闻广受公众欢迎,而对重大突发事件超常规的报道更成为交通广播的一个个亮点,体现着交通广播特有的服务功能,让听众尽享营养昧足的广播“快餐”。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学科背景?最受欢迎的学科是哪些?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教育要适应新闻媒体的需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学类专业点的超常规发展,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毕业生供大于求。近3-5年内,我国的新闻媒体基本上是继续贯彻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数量上不会有很大的发展,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量是有限的。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对60多家新闻媒体的调查:大多数新闻媒体已经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队伍;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在招聘人才方面,新闻媒体倾向于招生的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量不大,而另一方面,新闻学类专业点的在校生人数却不断地在增…  相似文献   
7.
汉语许多词汇语法现象的源头都是修辞现象,修辞教学理应成为CSL教学的一个层面。文章从配字、造词法、超常规组配三个方面论证了修辞教学在CSL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期名将赏析为您带来了四组超常规的技术动作,它们都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下意识处理球的方式,在平日训练中很少专门练到。这四组大体展现了两种技术:一种是反手侧切技术,另一种是追身位用反手卷防的技术,这两种动作看上去都比较“扭曲”,但使用者都运用得十分巧妙,选择时机也很合理,尽管是下意识地处理球,但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莫言在其代表作《红高粱家族》中,大量使用了超常规的色彩词即前景化语言词。作为中国走出去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成功传播离不开译者葛浩文的功劳。本文以《红高粱家族》中的超常规色彩词搭配为例,探索译者翻译前景化语言所采用的策略,以期指导今后的前景化语言翻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政策展望——巴曙松教授访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巴老师,您好!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呈现了"上窜下跳"的现象,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2011年还会呈现类似的走势吗? 巴曙松教授(以下简称巴):2010年中国的经济周期确实呈现短期化特征,一季度偏热、二季度回落、三季度企稳、四季度偏强,2011年将进入一个相对温和的趋势性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