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8篇
教育   3724篇
科学研究   571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608篇
综合类   260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68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553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502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自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创背越式跳高新技术,并以2.24米获第19届奥运会跳高金牌,背越式跳高这项技术就被广泛地采用。由于背越式跳高表现出速度快和动作幅度大的技术特点,加上初级训练者身体素质与接受能力差,在训练中易产生下列几种伤害事故。一、助跑起跳过程中踝关节及脚跟受伤原因是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随着弧线半径的不断缩小,身体逐渐内倾,助跑速度逐渐加快,对踝关节的冲击力也逐渐增大。由于青少年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及小肌肉群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控制不住身体的内倾和平衡,场地如不平整,就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起跳脚踝关节…  相似文献   
3.
刘英梅  何秋华 《体育学刊》2003,10(5):115-117
通过采用不同研究模型对我国优秀男子不同技术类型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起跳时摆动动作效果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我国优秀男子不同技术类型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动作对起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效果约占50%,且摆动效果的大小与技术类型无关,与高度的增加没有线性相关。但当高度增加到本人最好成绩时,摆动作用达到最大值。选用中国男性青年模型与扎齐奥尔斯基模型对背越式跳高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没有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如何纠正背越式跳高的“倒体过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许多初学者,甚至一些训练有素的跳高运动员,不能较好地把助跑起跳时的腾起初速度及起跳后获得的垂直速度合理运用,因而造成了起跳后身体过早向前冲出,即“倒体过早”的严重错误。“倒体过早”一方面减小了起跳时获得的垂直速度,缩短了身体重心至地面的垂直距离,造成了肩或背过早碰杆,而且也不利于过杆时杆上动作的顺利完成,还易使下一个“坐杆”错误动作的产生。显然“倒体过早”对合理完成背越式跳高的技术优势及提高运动成绩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倒体过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一些合理的方法进行纠正,以提高训…  相似文献   
5.
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制定了其总体战略——先欧后亚,即“德国第一”的战略。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规划了太平洋战争中的战略,即在太平洋战场以守为主,逐步反攻,待欧洲战争结束后,全面实施反攻。实践证明这一战略是成功的。美军在战争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战略思想如航空母舰为主的战略,“越岛进攻”战略,潜艇袭击战略等,作为对美军总体战略的补充和完善,对美军取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1 选择多媒体设备应遵行的原则 (1)先试用再选择的原则。 以免产品名不符实,性能不稳定,而且要选择产品成熟、性能可靠,稳定性高并有较高性价比良好的售后服务的产品。售后服务方面应有相应的服务保证和技术支持条款。  相似文献   
7.
8.
韩慧 《中华武术》2001,(3):50-51
现代跳高运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跳高姿势出现 过五次重大变化,它们的技术分别是跨越式、浪式、剪式、俯卧式和背越式五种姿势。 跳高是运用自身能力,通过助跑、起跳、过杆与落地等动作形式,使人体腾越尽可能高的横杆。跳高技术的特征是由跑转变为跳,是田径运动技术中比较复杂的技术项目之一。 女子跳高运动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艰难的历程,过杆姿式的演变过程,充分展示了人们的追求和探索精神,跳高运动是在不断探索改革中发展,在大胆创新中前进的,从1957年的1.77米到1987年的2.09米,30年提高了32厘米,增…  相似文献   
9.
中国青年高职称体育教师群体处于高校体育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剖析这一群体的角色优势与角色危机,寻找角色再塑的途径与方法,有利于上级有关主管部门采取相应培养措施,实现该群体的自我优化,从而确保这一跨世纪人才群体的先进性和稳定性.研究表明:青年高职称体育教师群体具有年龄、学历、知识等七大自身优势与机遇、地位二大社会优势.但是由于多种不良环境与个体因素影响,致使少数青年高职称人员出现“优势错位”现象,导致目标、观念、情绪等六种意识危机与工作、学术、学习等六种行为危机产生.针对上述情况,青年高职称体育教师应通过自我再塑与组织再塑方式,实现高规格群体成员最优化,以适应21世纪高校体育发展对青年高职称体育教师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运动与补Na     
对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总Na的亏空所引起的各种类型的热疾病分别进行了论述,强调了运动前和运动中补Na的重要性,并推荐了几种补Na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