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12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江苏南通和苏州(常熟)之间,为黑龙江嘉荫至福建南平国家干线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 苏通大桥工程起干通启高速公路的小海互通立交(南通小海邮政支局,226015),终于苏嘉杭高速公路董浜互通立交(董浜邮政支局,215534),全长32.4公里,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主要由北岸接线工程、跨江大桥工程和南岸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跨江大桥总长8206米,主桥采用2088米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跨长1088米、主塔高306米、斜拉索长580米,都列世界第一。总投资约64.5亿元。2003年6月开工,2008年4月通车。  相似文献   
2.
从杭州拱宸桥西首下来,穿过拱宸桥直街,紧靠古运河向北行约二百米,在一条新辟的叫风景街的路边有一处隐藏在林木中的宅园,那便是高家花园。这一处清代遗留下来的建筑,寂寞地躲在喧嚣的尘世之外,就像一颗明珠遗落在杭州运河畔。2014年8月,正好是高家花园的百岁生日。对很多人而言,高家花园依然是一块隐秘之地。已经修复的大门上方悬挂着"高家花园"匾额。今年仲夏时节,一个还不算太热的下午,我叩开了这处园门,进门后有曲折的长廊通往花园。来这儿观看的人很少,在茂密树木掩映下的曲桥、池  相似文献   
3.
<正>特约嘉宾:陈成龙(福建省特级教师)挑战方:泉州一中组稿:谢贵荣陈小喜作文:陈灿利郭蔚臻应战方:福建师大附中组稿:陈琳作文:吴凌畅陈沙主持人命题:兴建于清康熙末年的圆明园,在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的100多年间,以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汇江南名园和西式园林之美景于一身的迷人特质,驰名海内外。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它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因而山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在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所谓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汀步是置石的一种,常以零散的叠石点缀于窄而浅的水面上,使人易于蹑步而行,或叫“掇步”、“踏步”,它不仅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能陶冶情操,给人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因此,研究  相似文献   
5.
宋屹 《今日科苑》2011,(18):38-40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世界艺术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与山水绘画、诗词、中国古代美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等手法的运用形成鲜明的艺术特征,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追求"意境"情景交融,赋予园林艺术以灵性,古  相似文献   
6.
<正>章守玉(1897—1985年),字君瑜,江苏苏州人,著名园艺学家、园艺教育家,我国近代花卉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书香门第,自幼酷爱苏州园林艺术。1915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二农业学校,1918—1922年在日本千叶高等园艺学校学习造园及花卉园艺技术,1922—1928年任江苏省立第二农业学校厦门集美农业学校教员,1928—1937年任中山陵园艺股技师。自1939年至1970年,  相似文献   
7.
汉斯  赵元 《集邮博览》2008,(6):74-75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有着悠久的传统,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享誉海内外。颐和园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园林,设计精湛、意境优美,表现丰富,融合了我国南北方多处著名景观的精华,是我国古园林建筑的奇葩,更是世界园林建筑的宝贵遗产。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两年后改名颐和园。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  相似文献   
8.
9.
《科学中国人》2010,(1):61-63
这就是古典园林营造出来的意境,读来朗朗上口,令人不经意间就动了心,回味之际又甚觉难以置信。不要怅然以为这种美已经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绝迹,其实她依然在现代造园者手中延续着。只不过,步入现代社会,我国城市园林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园林建设的形式和需求也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连战的公子连胜文感慨:走遍全世界,最好看的还属九寨沟和苏州园林。此语确不欺人。上世纪80年代年代初,我第一次到苏州,一进网师园,便被迷住。看了整整一天,兴犹未尽。当天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