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01篇
科学研究   87篇
各国文化   66篇
体育   537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42篇
信息传播   3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方玖骅 《收藏》2006,(10):54-61
书画赝品的制造手段很多,如模仿,响拓,临,仿,臆造,挖款,添款,改款,移款,裁款及割裂题跋,揭裱作伪等等。而将赝品书画最终推销出去,将钱骗到手,才是作伪者的最终目的。于是,又出现了形形色色推销赝品的“营销策略”。简单一点的“守株待兔”“姜太公钓鱼”,等人上钩;  相似文献   
2.
吴昌硕在诗、书、画、印诸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然而,相对于书、画、印的盛名,其诗歌成就似乎甚少有人问津.实际上,在吴昌硕的诗中,我们亦能清楚地看到其金石书画的影子,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影子,才使他的诗歌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本文主要从金石气、以丑为美等方面探讨了吴昌硕诗歌的美学特色,从而试图找到其诗歌与金石书画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3.
刘左钧     
《收藏》2006,(11):192-193
刘左钧 男,湖南书画研究院专业画家。1938年生于湖南涟源一人书香世家。长期从事新闻和美术创作工作,是一位山水、花鸟和人物兼能的画家。近十多年来偏重于山水和梅花画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金宝山 《收藏》2006,(6):134-134
2005年仲春时节,旅美华人徐逢祥专程从美国飞赴上海,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清代风俗民情画《苗蛮图》等家藏珍稀收藏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钟银兰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同胞。  相似文献   
5.
陈振漉 《收藏》2006,(9):126-129
书画的真伪之争自古就有,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历代名画记》等文献中部有关于书画鉴定的记载,可见作假历来就有。鉴定史上见诸文献记载的,例如唐太宗时内官收藏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民问所藏二王作品都被地方官员搜刮来献到皇宫内府去,但十有八九是假的,所以唐太宗才要虞世南、褚遂良去作鉴定。民国时甚至还有专业作伪的,如20世纪30年代旧上海有一个叫谭敬的人,居然有一条龙的专业配套作伪,他专门找人模仿印章、题款等等,这些仿手都是他养的,他做张大千的画就是地道的张大干画,做齐白石的画就是地道的齐白石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圆朱文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简要阐述与分析,介绍了篆刻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丰富篆刻作品的时代内涵,是现代文化市场和现代审美观对每位篆刻治印人艺术品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书画艺术品的营销成败决定着书画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作为书画艺术品追求者和管理者,考察书画市场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我认为书画艺术品的生产者(创作者)和经营者是书画艺术品营销的主体,它们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作用。书画艺术品与其它商品一样,在书画市场日趋成熟、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科学掌握这种特殊商品的市场规律.注重营销策略,尤为重要。同时,还必须具备“时代意识”、“市场意识”和“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8.
文献撷珍     
南宋佚名绘人物团扇,湖南图书馆藏,绢本,设色,1980年经著名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鉴定为南宋佚名画。画作虽无题款印鉴,但用笔设色均见功力,画风兼工带写,树木、亭台近工笔,人物形象颇写意。画中苍松参天,回廊环绕。几树白花,分布于近中远数处,或满树尽现,或掩映廊间,或数枝斜出,布局经营,繁复多变,尺幅之间,可见构图之巧。  相似文献   
9.
武中奇     
《档案与建设》2008,(6):30-31
书法家武中奇,1907年生于山东省长清县。幼年即酷爱书,因家境清贫,以青麻作笔、清水代墨、方砖当纸,坚持自学,勤奋临摹《九成宫醴泉铭》、《郑文公碑》及《泰山经石峪》等法拓本,并兼攻金石。30年代初,他的书法、篆刻艺术已日趋成熟,经人举荐,受冯玉祥将军之聘,担任山东武训中学书法金石教员。  相似文献   
10.
新得一隋代河间王杨弘的墓志拓本,为近十年内所出世,历代金石碑刻著作中均未见记载.由拓本上可知,墓志为正方形,宽、高均为49厘米.右上角稍残,第一行第三字"柱"字右旁损,第四、五、六行的第一字"九"、"刺"、"后"上半部损,墓志的左半部及下半部有多处泐痕.墓志文字共三十一行,行三十一字.第一行为墓志主人官职名衔,全称为"隋上柱国太子太保雍州牧河间恭王墓志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