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     
《职业圈》2011,(19):12-12
上海首所非公企业党校诞生 上海的非公经济党建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在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全国民营百强企业——上海奥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办的上海首家非公企业党校20日正式揭牌成立。  相似文献   
2.
杨源忠 《大理文化》2012,(10):80-83
提起革命英烈王德三、王复生兄弟,在革命老区祥云县无人不晓。2012年6月16日,非公经济企业飞龙公司党总支组织党员赴革命先烈王复生、王德三英烈故里参观,我也一同前往接受红色洗礼,领略这块土地上特别的情韵。  相似文献   
3.
随着广州市新型城市化的推进,花都区作为广州“扩容提质”的三大副中心之一不断加大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非公经济组织持续快速发展,数量迅猛增加。从业人员不断增多,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面广量大、蓬勃发展的非公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促进非公经济与党建工作良性互动和双赢发展已成为新的重大课题。近年来,花都区不断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一手抓覆盖,一手抓功能发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4.
5.
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的工作机制,是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所要处理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和工作方式。通过建立和完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工作的进退机制、监督机制、服务机制、培训机制和整合机制等,可以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工作进入一个更加自觉、有序、持续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徐静 《新闻世界》2012,(9):23-24
非公经济不仅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创造力的积极因素。如何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宣传工作:一是加大典型宣传;二是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三是为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分析了四川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文章认为,改革以来四川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态势很好,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思想观念陈旧是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大障碍;体制机制不顺是困扰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顽症;发展环境不佳是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自身问题是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阻力。为此,文章提出实现四川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更新观念,进一步推进行政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创新机制,进一步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支持,进一步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服务体系;突出重点,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积聚效应;提升素质,进一步引导企业家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8.
案例教学是公共理论课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以中国最后一个人民公社为例设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教学案例,一方面说明公有制经济的优势,进而认清坚持其主体性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人民公社存在的问题,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非公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劳动力中买方市场的存在以及法制不完善等等原因,劳动者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必须树立法律意识,加强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为劳动者权益保护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安徽教育》2011,(1):26
本刊讯日前,2008—2009年度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表彰会议在合肥召开,副省长黄海嵩、省政协副主席王鹤龄出席会议。会上,省教育厅被授予"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同时,安徽三联学院、河海大学文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