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教育   10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端康成的小说就人物而言,群体上形成的空间较小,而侧重于对人物个体“内宇宙”的考察;在背景场景描写上,不追求宏大的社会政治叙事,善于把人物糅和在自然环境之中,充分展示生活在这种环境并与之交融起来的人物美,呈现的是局部性空间特征。川端康成小说的空间艺术特点与其本人的人生际遇、美学追求以及日本的化美学传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墨学在先秦盛板一时,与儒学同尊为显学,其思想精义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创于唐代的禅宗丛林制度就有诸多墨家思想的融会与发扬:1.墨家的“兼爱无别”与丛林的“天下一家”的仁爱精神;2.墨家的“交相利”与丛林的“自利利他”的互利思想;3.墨家的“唯贤是举”与丛林的“高僧风范”的民主作风。  相似文献   
3.
学界多认为子产改革具有进步意义 ,本文通过对《左传》有关史料的疏理分析 ,最终认为子产改革是保守的。文章认为要确定子产改革的性质必须把握住两点 :子产以大族利益为先 ;子产认为处理政事要“行无越思” ,即以不损害大族利益为限度。文章还分析了子产改革成功的各种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禅宗作为唐以来佛教的主流,其传播充分利用了佛曲俗化中俗曲的力量。禅宗极其重视俗曲的开悟功能,还积极从事俗曲的创制,进一步促进了佛曲的俗化。敦煌经卷与禅师语录中的禅宗俗曲在体制上有只曲与联章体两类,它们的运用主要是上堂开法,表现出了一种新的典型形式:上堂——曲、舞、(偈赞、机锋、棒喝)——下堂,充盈着音乐文艺的运用。从俗曲可以窥探到禅宗的世俗性特征与音乐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以山水田园为表现对象,充分调动各种表现技巧,运用多幅动态画面,营造出了空灵、寂静和物我相融的意境,使其作品呈现出一种禅趣之美,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诗人自己的艺术视野,而且也有力地开拓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6.
禅诗审美境界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禅宗诗歌表达独特的禅悟体验,其审美境界的范型是一切现成现量境、水月相忘如如境、珠光交映圆融境、任运随缘日用境。现量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如境能所双亡,色相俱泯;圆融境珠光交映,重重无尽;日用境饥餐困眠,脱落身心。体证禅诗审美境界,对建构21世纪中国禅诗研究学、整合传统诗学的境界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莫高窟第85窟是归义军第二任都僧统翟法荣的功德窟,开凿于咸通三年(862)至咸通八年(867)。第85窟营建的9世纪中叶正是禅宗在敦煌僧俗中广泛流行的时期,而翟法荣即是一位兼信南北二宗的禅师,由此,第85窟的绘塑内容打上了翟法荣个人信仰的思想烙印。本文重点讨论了第85窟突出禅学思想、禅净融合和化迹多门的表现思想。  相似文献   
8.
赵元任是从常州走出去的数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和翻译家,尤其是他用白话文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堪称一代经典。本文以文化为切入点,从家学渊源、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常州文化对赵元任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彻庸禅师一生精研佛理、工诗文,才华横溢,著述丰厚,与当时文士名流陶珽、陶珙、陈继儒、董其昌、王锡衮等人交游唱和,儒释互证,被后世公认为云南明末清初的禅宗泰斗,同时也是云南地方文化史上较为罕见的个案。在对其生平履历、师承渊源进行梳理辨释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其诗歌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以便引起世人的关注与了解。  相似文献   
10.
论"子产不毁乡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产是我国春秋时期郑国的执政。“乡校”是古代村社成员公共集会和活动的场所,“国人”在乡校中议论朝政得失,是原始民主制度的遗存。“不毁乡校”反映了子产善于听取人民意见的民主进步思想。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政治民主建设”也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