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2214篇
科学研究   6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36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体现 ,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领导人民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充满无限生命力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本质和发展要求,最重要的是依据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时代性、二是实践性、三是科学方法。这三个要素,在邓小平理论中得以充分展示。这是邓小平理论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深远时代价值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双语教学在大学兴起,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能否采用这一新形式则有诸多争议。鉴于学生实际情况、语言学习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双语教学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增强教学实效性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的重要思想和集体智慧之一,在共产主义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纲领价值与理论意义。本文从个人的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其实质性的内容包括:1.实践概念的科学含义;2.实践功能的科学阐释;3.实践形式的科学划分。三者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第一点是基础,第二点是核心,第三点是深化。  相似文献   
7.
本分析了历史上出现过的三种人生价值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同三种人生价值观的根本区别,以及共产党员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提出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通过本项研究对桂林漓江藻类植物进行定位观测,了解环境因素(pH、温度、水流速、光等)对漓江藻类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在污染程度较轻的水质中的藻类有舟形藻属、宽带藻属、席藻属.生活在污染程度较重的水质中的藻类有裸藻属、棚藻属、针杆藻属.这些藻类可以作为理想的指示生物,用来检测环境.本课题的研究与尝试,作为抛砖引玉,为动员所有关注桂林漓江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有识之士研究漓江,保护漓江作出我们的一份努力.  相似文献   
9.
本土化构想: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政治学理论面临诸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构中国现代政治学理论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对自身政治现实的反省与思考、对西方先进理论模式的借鉴与吸取、对自我知识谱系的梳理与检讨等方面的努力。本文认为,建构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承载学术任务的多层次性与复杂性;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意识形态化的问题;三是政治学理论的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学习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是缅怀邓小平同志丰功伟绩,继承小平同志光辉遗志,高举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最具价值的事情。在实际中发展和验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最为显的特点和标志。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要想全面实现十六大确定的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发扬小平同志这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