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4篇
教育   392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野》是曹禺秉持着形而上的诗性哲学对宗法制社会家族复仇题材的一次考量。仇虎与焦大星之间兄弟亲情和家族世仇的情感焦虑,构成了《原野》的叙事主题。然而《原野》的审美价值更多地着落在它的副部主题上,正是有了花金子的参与,复仇的神圣使命才染上了情爱的野性活力,使涌动的生命得以冲破逼仄的喉咙,在残阳如血的“原野”直直放歌。也许是激情耗尽的缘故,花金子之后,曹禺再也没有完整地塑造过这样的野性女子。《原野》终成绝唱。  相似文献   
2.
论文通过对“荷花淀派”的孙犁和此流派其他作家的小说作品进行二元对位的分析与比较,从而辨析“荷花淀派”与浪漫主义文学要义的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3.
《活着》发表之前,余华一直是和先锋文学联系在一起的,但《活着》的发表,让读者看到余华并不总是和先锋保持一致。这部小说摆脱了形式的探索和先锋性,开始关注人物和意义,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一些符号,而有了自己的声音和独立的意义,作者所表达的苦难也是实在的、具体的。《活着》显示了余华对价值和意义的认同,也流露了他对过于追求形式的先锋文学的某种反拨。  相似文献   
4.
秦观在北宋词坛开始趋于分化的条件下,弃北宋初期小令的理性观照,复五代艳词的感性抒发,重现和发展了五代词绮怨的风貌,虽有发展创新,终未脱却《花间》窠臼。他吸收了温飞卿的细腻与含蓄,然不似温的禾农艳,接受了韦庄的清丽,却较之更为深曲和委婉,使词境改变了从前那种尚嫌单薄、浅直的面目,转而变得更加含蓄隽永、意味深长,保留了《花间》词的神韵风调,取《花间》之神并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5.
双层叙事的提出意在探求《一个人的遭遇》与《活着》文本审美价值相似性产生的叙事技巧上的缘由。认为两部作品具有双层叙述结构,第一叙述者与第二叙述者的层次使作家能够从题材本身的客观限制中解放出来,从而发掘题材在写作上的最大可能性。这一结构方式能够突破对作家的限制的同时也改变了一般阅读状态下读者的姿态。赋予读者以叙述上的参与与阅读时的对话姿态。双层叙事使读者与第一叙述者展开对话而与第二叙述者保持距离,形成阅读时的第三者角色,一方面参与叙述建构,另一方面保持对叙述的批判与思考,形成一种“间离化效果”,是能够将读者引向深入思考状态的理想叙事方式。余华与肖洛霍夫的这两部作品提供了双层叙事结构的经典范本,同时他们在具体叙述选择上也有所侧重,但在阅读效果与文本审美趣味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6.
《秋水庵花影集》是晚明散曲大家施绍莘现存可知的唯一的一部作品集,它成书的每一个环节无不浸润着施绍莘的心血。由于施绍莘的精心安排,明刻本《秋水庵花影集》呈现出了独特的面貌。  相似文献   
7.
华(品山)诗歌自然淡雅,浪漫洒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评述华诗歌的巨大成就、成功原因和<离垢集>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张华对陆机甚为知赏,对其文学创作亦多批评,其中有句“才多”之评。张华“才多”之评切合陆机文学创作实际和文学理论主张,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张华自身的文学风格背景,且此评对后世陆机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从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视域整合中国美学研究,是实现古代文论范式转换和深度追求的必经之途。与西方的分析思维不同,中国的心化思维对中国艺术独特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心源”、“直悟”和“体味”来探讨心化思维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不仅如此,本文还从儒道文化“体仁”、“得道”的方式去考察心化思维产生的根源,揭示了儒道文化对推动中国艺术尚内轻外、尚心灵体悟轻理性分析风格的形成所起到的殊途同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华佗是汉魏时期一代全能名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具有大医风范。其医术在养生、方药、针灸、外科诸领域都达到了至高境界。用麻沸散对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只是其全能中之一能。华佗高尚的医德对纠正当今医务界的不正之风有很强的警示意义。华佗有丰富的医著流传下来。说其医著未能传世,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