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通过探索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可以看出,马克思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我们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说文解字》中与语言审美范畴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语言内容的充实性、语言教化的伦理性、语言运用的思辨性等方面考察了中国先民的语言审美意识,从中发现先民语言审美意识与道德教化、传统修辞等有着密切联系,进而发现《说文解字》中蕴涵的中国先民语言审美意识既具有质实性、人文性,又有和谐性。  相似文献   
3.
屈原的诗歌杰作《离骚》营造出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浪漫神奇世界,蕴涵着博大精深的生态意识。在自然生态方面,天时节序,风雨云雷,山水景观,万物滋生,为屈原的文思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在人文生态方面,险恶的政治环境迫使他上下求索,追根溯源,正本清源,寻找崇高的精神力量。在生态象征方面,《离骚》广泛借芳草喻贤臣,借恶草喻佞臣,高度艺术性地沟通了生物属性与人类品性的联系。其大生态意识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试论体育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的发展专求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体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以其独特的形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增强主体意识、自我实现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因此,体育教学应转变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宽人文教育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农以宁  黄祖洪 《高教论坛》2004,(3):65-67,70
本文提出在高校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设置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发掘并借鉴学科知识中有关人文精神和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科学知识、心理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产业化”源起教育解救经济困境之设想,试图将教育全面纳入市场经济运行的轨道。这是对教育本质属性的悖反,将导致教育异化,淡化教育的人价值和意义,加剧教育不公平。“教育产业化”不利于个体与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7.
在力学教学中,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展示力学美,渗透人文文化,通过这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提倡的“人文奥运”,是在本土实践并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是对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推崇。文章分析了“人文奥运”的内涵、目标与任务,结合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从提升市民素质、开展文化建设、建设卫生社区、搞好志愿者组织培训工作等4个方面提出了如何建设和谐社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奥运会是全世界超种族、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的人类的巨型狂欢节,是当代世界规模最大的主题性国际文化活动,它是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尽情展示、交融互惠的现实平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和谐”的思想,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补充和丰富。文章在分析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基础上,结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提出了抓住北京举办2008年“人文奥运”契机,在继承和借鉴中构建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呼唤教育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内蕴着丰富的人内涵,它要求人们自觉地、恰当地理解和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本质之间的关系,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教育的人价值,是实现自然、社会、人自身歌舞地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