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30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42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于曹丕脑海中的完美记忆,而谢灵运却将它扩大为一个时代一个精英群体的集体性完美记忆。  相似文献   
2.
学者评价期刊与引文评价期刊,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二者有不同和相同之处。将近期史学学者评价史学期刊的结果与CSSCI引文评价的结果对比,二者除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外,还具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结果,引文评价结果可供学者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人的学养与精神生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钦恩 《图书馆论坛》2006,26(6):281-285
现代图书馆人是兼具专业技能和综合性知识修养的学人,应具备学养型的质素,崇尚学人型的精神生活,积极培育并臻于良好的学养境界。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来自各界的日本学者怀着不同的目的,对海南黎族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向日本占领军提出了制定黎族政策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和意见,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被占领军当局所吸纳。但从占领期间侵琼日军的种种恶行来看,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并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台湾学界对于大陆近20年来西方哲学的研究,除了关注其出版的译著,主要评述了有关康德、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这些评述表现了学术旨趣和现实关照的并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中外学对纳西族的社会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学们通过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纳西族的源流及历史发展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一批纳西族学如方国瑜、和志武、周汝诚及郭大烈等,都发表了各自的代表作。一些西方学如巴克、洛克及顾彼得等,也在长期贸居丽江的基础上出版了各自的专,他们不仅对纳西的社会历史研究作出了贡献,而且还促进了中外学在纳西化研究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编辑学者化"是创办精品学术理论期刊的必然要求.它的含义应该是指编辑人员为适应办好学报的需要,在编辑实践中自觉学习和研究与编辑工作相关的学问,逐步达到学者水平的具有连续性的动态行为过程.它的实现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依靠专家学者办刊不仅是缓解目前高校学报编辑力量薄弱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创办精品学术理论期刊的长期战略措施.向学界社会开放,是高校学报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汉人引经决狱深刻反映了秦汉之际儒、法两家融会合流的趋向。入汉以后,儒家思想以经典形式不断对政治和法律进行渗透与改造。哀平时期,《诗》学取代《春秋》,《诗》成为当时官方决狱断事的理论根据和“法律”依据。经典的诠解归根结底是为皇权服务的,曲意解经,牵强附会,实为人治之一大弊。  相似文献   
9.
刍议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真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党外知识分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阐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自身独特优势和做好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意义,探讨了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经济哲学思想,进而从他们的义利观、等级制度经济观、以民为本的经济观等三方面阐释孔子、孟子、荀子对先秦儒学的经济哲学思想的创立、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