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9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摘要: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是导致近代中日两国历史剧变的两次重要战争,对中日两国社会和学校体育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界曾盛行甲午战争“偶发论”,为驳此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大量日文史料梳理日本学校体育随两次对外侵略战争而发生重大转变的过程,分析两次战争对日本学校体育的重要影响,以及学校体育为战争胜利而发挥的特殊作用,从体育角度证实了甲午战争是日本长期准备并精心谋划的。认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是日本近代学校体育的重大转折点,学校体育从此由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途径转变为为扩军备战服务的工具,并对20世纪日本乃至中国的学校体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学校体育作为甲午、日俄战前日本精心备战的环节之一,为日本两次获胜有效发挥了军事预备教育的作用,但也影响了自身的正常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2.
电报局是洋务运动中的重要企业,它的创办对近代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甲午战争时期,从朝鲜战场到国内战场,中国电报局承担了大量不可或缺的事务,尤其是电报局通过架设随军电报直接参与战斗,为清军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当然,电报局的作用发挥也受到当时时代社会条件的限制,如清廷财力的匮乏,使得战时电报局的建设颇受影响。此外,战事的不利也使电报局遭受人、财、物三方面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明代由于日方对于中国货物之需求,存在中日贸易的必要。但倭乱与海禁,使得双方贸易日衰。此时,葡人以澳门为据点,作为中日尤其广州长崎贸易之中介,将葡人的国际贸易推向高峰。而广东、澳门也因此联系密切,客观上促进了发展。文章旨就明代海外贸易中葡商的活动及其对粤澳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和温家宝的"融冰之旅",使小泉内阁时期降到"冰点"的中日关系出现"回暖"迹象;福田康夫的"迎春之旅"和胡锦涛的"暖春之旅",标志着中日关系由"寒冬"进入了"暖春";麻生内阁基本上沿着安倍、福田内阁的对华路线前进,使中日关系保持了之前的良好发展态势;鸠山内阁是日本"改朝换代"后民主党执政的第一届内阁,在对华关系方面较之自民党政府表现得更为积极、友好;菅直人内阁期间的"撞船事件"使中日关系开始降温;野田内阁上演"购岛"闹剧,中日关系出现"拐点";第二次安倍内阁继续"右转",中日关系再次"结冰"。  相似文献   
5.
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曾先后发动或参与了四次对华侵略战争,并趁机进行文化侵略,尤其是对我国图书文献资源进行了大肆破坏与掠夺,使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近年来,学界对涉及这一主题的新闻报道、统计资料、公私档案等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对日本在华掠夺图书文献的政策、事件、机构、方式、数量与影响等进行归纳与分析,建立了日本对华图书文献劫掠史的基本脉络。本文分五个议题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1时间和地域,2组织机构,3劫掠方式,4图书损失数量,5文献保存活动。利用日方史料和第三方史料开展日本对华图书文献劫掠史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表3。参考文献51。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东亚植物区系中双子叶植物9个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新计数,其中6个是属的新计数,并对这些资料与有关的科或属在系统学和进化上的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民国职业外交家郭泰祺一生与外交事业密不可分,由于其丰富的外交经历而形成一套特有的外交思想。其中郭泰祺对于抗战时期的外交路线有自己的思考,在外交原则、外交成效及外交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均有论及。  相似文献   
8.
明治初期,日本的军队还十分弱小。但日本为了建立自己在东亚的霸权,并跻身于列强,很快就出现了对外扩张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在琉球、台湾和朝鲜等问题上,与东亚传统大国——中国不断发生摩擦。最终,以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为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对清备战的道路。此后的10余年间,日本的强军过程以海军扩张为重心,而陆军也向当时的强国德国学习。最终在1890年前,日军实现了由对内守备型向对外进攻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1894年恰逢慈禧太后六旬寿诞,慈禧太后下令遵照乾隆朝旧例兴办万寿庆典。甲午战争爆发后,随着战事愈发吃紧,加之清廷内部"帝后党争""和战之争",一度搅乱了慈禧太后的办寿计划,万寿庆典仍由颐和园挪至紫禁城如期举行。通过庆典,慈禧太后达到了加强其政治影响的目的,但也因故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时人将战争失败与太后奢侈办寿的历史记忆相联结,进行记忆重构,"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办寿"遂成为百余年来各方议论话题。对甲午年慈禧太后办寿经费来源进行考辨,探究庆典结束后清廷权力结构转化等基本史实,还原慈禧万寿庆典与甲午战败关联性政治记忆的塑造与诠释过程,有助于认识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从明、清开始至民国政府潞江安抚司一直面临被废除的危险,滇西抗战的爆发,怒江天险的形成,使潞江安抚司得以在风雨飘摇的政治环境中幸存下来,并发展和延续。滇西抗战不仅是中国全民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滇西各民族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