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刚 《冰雪运动》2008,30(1):45-47
冬季两项是我国确定的冬季奥运会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对冬季两项特点的分析、认识,以及对项目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项目要求,并提出细化技术动作程序、力争首发射击命中率、控制好射击节奏和充分利用好竞赛规则等特殊要求,以及调整射击前的心率、选择适合自己的呼吸习惯、注意合理的运枪技术、突出做好瞄扣配合训练、注重技术动作的程序化的训练和把握关键、立足当前的稳定心态等技巧,以达到冬季两项运动滑雪与射击技术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2.
我国冬季两项优秀运动员站立和行走足平衡能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孟昭莉  元文学  郝欣莉 《体育科学》2007,27(2):34-37,78
通过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测试我国冬季两项优秀运动员站立和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运动员赤足站立的平衡能力高于穿鞋,双脚站立时闭眼稳定能力高于睁眼,单脚站立时左脚好于右脚;赤足行走支撑足足底压力时间曲线具有双峰特征、压力中心在横向摆动幅度较小;大部分运动员在足中部支撑阶段出现足内、外翻现象,建议教练指导队员加以注意并选用适合的鞋或添加鞋垫,增加足背屈时对应肌腱、韧带专向力量的练习,减少行走时足内外翻情况的出现,避免身体损伤出现。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梳理以“Biathlon”为主题的英文文献,试图揭示世界级冬季两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征,为我国运动员有效备战北京冬奥会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世界级男女冬季两项运动员身材壮硕,且体脂率低;供能形式随比赛地形和阶段发生变化,平地和下坡滑雪、动转静和射击阶段对有氧代谢能力要求高,出发、上坡滑雪、静转动和冲刺阶段以无氧代谢为主;耐力素质是核心,呈现出以低强度为主、中高强度为辅的训练负荷特征,滑雪速度随比赛进程和地形变化,易受地理环境、天气等客观因素影响,力量耐力和爆发力的作用突出,平衡稳定能力有效保障射击命中率。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冬季两项项目竞技特征的理论研究薄弱和对残疾分级体系的认知模糊是影响我国残疾人冬季两项项目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残疾分级视角,对有关残疾人冬季两项项目竞技特征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认为:1)可通过加强我国冬季两项残疾人运动员运动技术的时效性和经济性练习,提升冬季两项残疾人运动员滑雪技术的动态平衡能力和滑行过程中的有氧代谢供能水平。2)在进行射击项目训练时,通过增加脱敏训练和电子激光靶系统训练等专项训练加强我国冬季两项残疾人运动员的射击技术稳定性和动作控制准确性。3)残疾人冬季两项竞技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以最短时间激活副交感神经降低心率来提高动静转换效率,通过体能分配与技术运用等专项训练来全面提高冬季两项残疾人运动员的快速应变能力。4)冬季两项专项训练还需通过兼顾与整合2个小项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来提升训练的整体效果。5)同一残疾分级的坐式运动员的不同坐姿对身体关键发力部位的肌肉募集有一定影响,在规则允许范围内,通过外部辅助和内部增强技术优化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是冬季两项残疾人运动员达到国际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冬季两项国家队员射击环节的程序行为,提高其射击准确性,对动静转换下的队员射击自我调节行为进行了研究.对运动员射击过程提出"三调"要求,分别从调姿、调息、调意的角度系统分析队员训练和竞赛表现,认为动态下运动员生理、心理对竞赛的高负荷的适应、技术行为程序的优化及心理活动指向的正确发展相互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射击准".建议在"三调"的系统要求下,使队员在超越竞赛难度的训练情景中建立正确的射击认知和思维模式,做到在相对稳的情况下迅速击发,相对快的基础上果断击发.  相似文献   
6.
冬季两项比赛制胜规律指导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训练、比赛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两快一准”是我国教练员对冬季两项致胜规律的经验性总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发展这个理论原则,已经成为我们提高冬季两项竞技水平,发展冬季两项的一个主要的科研任务。通过分析世界杯比赛数据,发现世界高水平选手近几年来的成绩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滑行速度快是决定比赛成绩的核心因素,滑行快需要建立在运动员合理的滑行速度节奏与分配体能上,逐圈加速的策略更为适合冬季两项短距离的比赛;在保证射击命中率的前提下,获得最快的射击才是较为合理、科学的技术。这提示我们需要我们对进行冬季两项比赛的胜规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赋予他更加深刻的内涵才能成为指导我们进行科学训练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我国冬季两项裁判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对冬季两项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冬季两项裁判员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冬季两项裁判员年龄结构合理,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学历结构较合理;但同时存在电子靶裁判员匮乏,无等级裁判员偏多,英语、计算机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发展年轻的裁判员,扩大电子靶裁判员队伍,完善裁判员考核制度,加强对英语水平的考核以及为提高裁判员计算机水平创造机会等措施,提高孩国皋季两项栽判昂队任的培兼与管珲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根据冬季两项运动女子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我国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女子冬季两项运动员与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有其共同点,但又存在差异。经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冬季两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为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在今后的选材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梳理以“Biathlon”为主题的英文文献,试图揭示世界级冬季两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征,为我国运动员有效备战北京冬奥会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世界级男女冬季两项运动员身材壮硕,且体脂率低;供能形式随比赛地形和阶段发生变化,平地和下坡滑雪、动转静和射击阶段对有氧代谢能力要求高,出发、上坡滑雪、静转动和冲刺阶段以无氧代谢为主;耐力素质是核心,呈现出以低强度为主、中高强度为辅的训练负荷特征,滑雪速度随比赛进程和地形变化,易受地理环境、天气等客观因素影响,力量耐力和爆发力的作用突出,平衡稳定能力有效保障射击命中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便携式干式生化分析仪对国家女子冬季两项运动员2004~2005年度比赛期间进行了系统地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身体整体机能状态较好,对比赛强度基本适应,但是对比赛适应较慢,身体机能状态提高期时间较短,建议缩短运动员对比赛从完全不适应到适应的时间,并尽量延长身体机能提高期的时间,以争取更多的好成绩,为今后更好备战冬季奥运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