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计篇中的“计利以听”中的“计利”是动宾结构,是计算利害的意思,并非注家所解的偏正结构,“以”是“使令”之意,而非“已”之意。对“将听吾计”的主语的解释,历来存在分歧,从篇章结构来看,应该与“计利以听”中“听”的宾语是一致的,即“受命者”。由于“计利以听”句与“将听吾计”句逻辑上的紧密联系,应将其归为一段。  相似文献   
2.
《江门市志》及先其编成的《江门百年大事记(1854--1993)1对江门赖神会创立经过之记栽颇多舛误。赖神漫信会创立人之一冼锡鸿1941年手稿①《赖神缘起》、《本赖神会史略》对该会之创立经过有详尽描述,借助冼锡鸿手稿及其他相关材料,可使《江门市志》及“百年大事记”的舛误得以勘正。  相似文献   
3.
禅宗作为唐以来佛教的主流,其传播充分利用了佛曲俗化中俗曲的力量。禅宗极其重视俗曲的开悟功能,还积极从事俗曲的创制,进一步促进了佛曲的俗化。敦煌经卷与禅师语录中的禅宗俗曲在体制上有只曲与联章体两类,它们的运用主要是上堂开法,表现出了一种新的典型形式:上堂——曲、舞、(偈赞、机锋、棒喝)——下堂,充盈着音乐文艺的运用。从俗曲可以窥探到禅宗的世俗性特征与音乐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回目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和极高的审美价值,是音韵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相结合的典范。在《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霍克斯和阂福德合译的AStory of the Stone以及杨宪益夫妇合译的A Dream of Red肘栅面瑚——的回目中.译者均以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尽可能地再现原回目所具有的“三美”的美学特色。以期达到与原文相似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武》乐是周代编制的歌颂武王伐纣的歌舞作品,其内容与武王伐纣的历史事实在一定程度上相符。对于《大武》乐篇章及其顺序,从唐代时期直至当代均存在较多争议,值得进一步梳理。按照武王伐纣的历史过程,可将《大武》乐分为六诗,诗章先后顺序当为:《武》《酌》《赉》《般》《时迈》和《桓》。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的结构是一个严密、紧凑、宏大、和谐的结构。从整体上看有两个原因,主线突出和采用章回体制。具体的结构安排特色有:1.从时间上看,叙述的两大方面有顺承关系、并列关系和作者打破时间限制,灵活组织。2.从不同性质事件的安排上看,《三国演义》有张弛相间、虚实相衬、以宾衬主的特点。3.在章回间的连接上,罗贯中打破了章回间的界限。研究《三国演义》的结构应避免由于忽略客观内容的制约,而把结构安排看成是纯粹的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回目翻译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被喻为中国十八世纪社会百科全书。多年来,中外译者都不遗余力地通过翻译将其介绍给西方读者。其中的优秀作品首推杨宪益与霍克思(Hawkes)两位翻译家的《红楼梦》英译本。他们的译文各有特色与侧重点,充分为我们展示了翻译的艺术。本文选取《红楼梦》回目翻译作为对比研究的切入点是由于其别具特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通过对这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对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与翻译方法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这对于提高我们对翻译作品的鉴赏能力,加深我们对翻译理论的认识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语言生成和实际使用的角度研究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篇章回指问题。由于系统的不完美性,由运算系统生成的表达式不一定都能满足实际交际的需要。这就需要在语言和外在系统的接口层面使用相关的修补策略来修补其不完美性。根据R.einhart(2005)对接口层面的最新界定及其相关的修补策略,作者通过分析具体语料认为汉语篇章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具体指称要在语境接口层面和推理接口层面的共同作用下来确定。  相似文献   
9.
学界历来主张己卯本为“董康旧藏”,但检点董康《书舶庸谭》有关《红楼梦》之记载,并未发现与此相关的记载。(《红楼梦》现存各版本对太虚幻境“六司”之记载存有异丈,诸多迹象表明甲戌本作“夜哭司”曾遭后人篡改。  相似文献   
10.
从"当代"角度入手,认为《断章》是和谐社会的艺术写照:人与自然,和合共生;人与他人,和睦相处;人与自身,和善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