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抗干扰训练对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篮球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比赛过程中的对抗性更加激烈、投篮运动员在完成投篮动作过程中所受干扰程度越来越高。篮球运动员在激烈对抗条件下的抗干扰能力对于提高投篮命中率应成为篮球教学与训练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根据直拍反胶在旋转、速度、节奏与横拍相比呈反差大、台内相对速度快的性能。在“百花齐放、以我为主、采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这一技术发展政策理念的指导下,文章查阅了有关的资料,走访了数位乒乓球专家,借鉴并听取了他们宝贵的意见。并参照2004雅典奥运会,对直拍反胶技术打法在运动员中的优势和弱点作为论文选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乒乓球队制胜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乒乓球队之所以能够长胜不衰,雄踞世界乒坛,是与多年来乒乓球队技战术的精彩演绎及强有力的后备人才培养分不开的。中国乒乓球队制胜因素即“三件宝”是指技术组合的多样化、击球点的全面性以及反方向技术的应用能力,这三个方面对取得比赛的胜利起着关键的作用。主要通过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这"三件宝"在优秀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力求发现其中的规律,为运动员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掷球运动在欧美各国开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争夺世界地掷球赛的桂冠一直在欧美队之间进行,1992年中国队一举夺得首届世界杯冠军,打破了这一格局震惊了国际地坛。本文通过对中、意两队冠军之战的技术比较与分析,找出各自的技术优劣所在,以便为今后提高我国地掷球技术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整体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动态中击球质量的好坏并不只是由一个击球动作决定的,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预备体系,由此体系中的每一个部分包括重心、步伐、击球技术、击球战术和心智共同影响着。旨在对动态中击球质量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以期为指导网球运动员动态中击球的训练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6.
加大散打肢体打击效果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献资料法,结合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分析了肢体打击效果的力学原理并提出了怎样加大散打肢体打击效果的若干力学方法和途径,给散打运动训练提供一个形象的理性思维方式和在散打训练中应注意的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7.
杖刑是《唐律》规定的五种法定刑罚之一,《唐律》对杖刑制度作了具体规定,但是 唐代杖刑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首先是杖刑被广泛用做附加刑;其次,唐供许多死罪被以杖杀的方式执行,杖杀成为绞,斩以外的又一死刑方式,第三,唐供中后期又出现了新的决杖方式即“一顿杖”及脊杖。杖刑在唐代名轻而实重。宋代基本上完全沿用了唐代杖刑制度。  相似文献   
8.
运用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天津师范大学初学网球的2009级女生正手双手握拍与传统单手握拍击球的教学效果进行实验和比较,通过教学对比发现,针对初学女生手臂力量差的特点,采用正手双手握拍击球能大大提高网球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击球更加稳定,增加学生打球的信心和兴趣,从而使学生充分体验网球这项运动的乐趣,有助于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运用“打击-轮换”声控训练法,对上海市杨浦区少体校网球运动员进行为期1年的训练后发现,运动员的心率、最大摄氧量、公斤体质量最大摄氧量、呼吸商、代谢当量、能量代谢方式均发生明显变化,测试冲关数、测试底线击球数、底线击球成功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研究表明“打击-轮换”声控训练法,能有效提高专业网球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底线有氧击球运动能力,并且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与运动水平成正比,有氧运动能力强时底线跑动击球能力就强,底线击球成功率也高.  相似文献   
10.
论乒乓球击球过程中的“人—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乒乓球击球过程中“人—球”关系的内涵;阐明了调节“人—球”关系的专门化知觉,即方位知觉、运动知觉、时间知觉;提出了移动、调节身体重心等调整“人—球”关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