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学教育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新闻报道方式在因特网时代发展的趋势 ,作为培养新闻记者摇篮的大学新闻学教育 ,必须要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新闻人才。本文介绍了美国几所在新媒体技术方面领先的新闻学院有关新媒体课程设置 ,并提出传统新闻记者与数字化记者之间的过渡———多面手记者概念。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生转变成记者职业后对如何自我定位、工作定向、线索寻找和价值把握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探索和分析用理论和自身实践相结合,在不断摸索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3.
周红利  冷怀明 《编辑学报》2021,33(6):610-614
“唯论文”“SCI至上”导向严重阻碍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中文科技期刊应服务于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于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期刊人肩负着推动科技期刊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本文就如何办好中文科技期刊,从文化自信视角,分析期刊人文化自信的内涵及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然后从出版导向、中国特色科研评价体系、融合发展、办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建议,以期通过增强期刊人文化自信来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冰 《唐山学院学报》2013,(5):82-83,102
文章论述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的背景、历程,认为这次新闻改革是党报由新闻宣传主义向新闻专业主义的一种适度回归。改版之后,《人民日报》业务有了新变化,新闻传播超越政治报道,善用漫画和连环画,广告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今天的一些党报在新闻专业理念上甚至还不如改版前的《人民日报》,现在的党报改革应在去除新闻报道礼仪化现象、注重讲故事技巧的运用、增强可读性、注重反映基层批评声音等方面向1950年代的《人民日报》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晚报都市报市场化经营的过程,记者的角色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出现了新倾向。他们在记录报道已发生事件的同时主动去发掘可能成为新闻的素材。编辑和记者的分工已不太明显,出现了二者合一的倾向。记者角色的转换既有受新的新闻理念影响的原因。也有报社和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因。这种转换在给媒体和记者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播活动中,消息来源、受众、传媒组织对记者的角色期待与记者角色规范之间保持着大体一致的关系,这是四方长期互动形成的协商结果,也是新闻传播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基础。然而社会实践中来自不同主体的带有特定意愿的角色期待与记者的角色规范发生抵牾是客观存在的,这是造成记者角色冲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中,<古代文学作品选>是一门具有集约特征的理论基础课,它兼有两种教育功能,即以提高人才的文化底蕴和整体素养为主的无形教育功能和以训练人才的认知、判断、表达、创造等实务能力为主的有形教育功能.为解决这门课课时少、相关配套知识欠缺等问题,在教学中,应运用拓展法、入境法、艺术归纳法、开放评价法、吟诵法等操作性强的教学技法,以培养集广博、精深、多能于一身的现代复合型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8.
自省、慎独是儒家提出的重要修身方法,几千年来对人们修身齐性,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天仍是当代新闻工作者培育高尚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新闻工作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习惯等的养成都与自省、慎独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三贴近”中的实际是根基,生活是源泉,群众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本质和核心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新闻战线推行“三深入”,实际就是践行“三贴近”的具体表现,是新闻工作者接地气、长灵气、出生气的一个过程,也是感受时代脉动、吮吸生活醇香、倾听群众心声的极佳途径.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到基层采访、观察,转作风、改文风,才能求得“三贴近”.  相似文献   
10.
丁竹园是近代回族社会早期重要报人的代表,他主张白话办报、为民办报,言论自由办报。他身体力行,撰文立说,发表演说,创办刊物,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是近代回族社会杰出的回族爱国知识分子。通过对丁竹园生平活动、办报职业观、社会实践及其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来评述他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