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瑾  杨则宜 《体育科研》2006,27(6):69-74
在健美比赛中,肌肉的围度和清晰度是评判运动员水平的关键标准。健美运动在非赛季增肌期的目的为增加肌肉围度和重量,而在赛前减脂期的目的则为最大程度的减少体脂肪、保持瘦体重。从非赛季增肌期的能量摄入、三大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摄入量和比例、训练前后的营养补充以及赛前减脂期能量摄入、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比例和赛前一周的营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对健美运动员和健美爱好者的营养补充提供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超联赛主客场赛季制最大的特点是准备期短,竞赛期长,如何在较短的准备期中形成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并在竞赛期中维持这一状态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中超联赛主客场赛季制赛前准备期的训练时间和任务、训练内容与方法手段、训练负荷的特点等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指导中超联赛球队的训练,从而提高我国足球训练工作质量和运动水平,并进一步完善我国足球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3.
在对南开大学女排赛前习惯性膳食调查的基础上,依照项目特点、队员疲劳程度、饮食习惯和营养学原则及可行性,制定了专门的营养食谱。结果显示,新膳食不仅使Hb水平和纵跳能力的恢复显著高于习惯性膳食的结果,而且队员主诉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我国高水平女子散打运动员不同赛前时期膝关节屈伸肌等动力量的水平与特征,选择上海体育学院女子散打运动员19名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整个赛前集训中一个周期的训练作为训练周期,按经典分期理论进行训练分期。等速肌力的测试采用CONTREX等动测试系统,以向心和离心60°/s的恒定角速度下进行右膝关节测试,同时测试0.2s快速屈伸时的最大伸肌力矩。研究结果: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屈肌相对峰力矩值是(1.13±0.15)Nm/kg,伸肌相对峰力矩值为(2.11±0.33)Nm/kg,屈伸肌力矩比值是(53.0±4.0)%,比赛期达到最高值。健将级女子散打运动员的0.2s最大相对屈肌力矩为(1.053±0.207)Nm/kg,伸肌相对最大力矩健将级为(1.795±0.295)Nm/kg。结论:运动员水平越高,膝关节屈肌力量越高,屈伸肌力矩比值越大,不同赛期屈肌力量不同,比赛期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参加第 9届全运会决赛的安徽省散打队 1 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应用血乳酸 ( BLA)、血红蛋白 ( HB)、红细胞压积 ( HC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AST)、碱性磷酸酶 ( ALP)、尿素氮 ( BUN)、血尿酸 ( UA)、血肌酐( CRE)、乳酸脱氢酶 ( LDH)、线粒体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酸 ( ASTM)、肌酸激酶同功酶( CKMB)、α-羟丁酸脱氢酶 ( HBDH)、肌酸激酶 ( CK)、声光反应时等生理生化指标 ,对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中的运动强度、运动量、机能状态、心功能、肝功能和肾功能等进行了监测、诊断和评定。结果提示 :以上生理生化指标对散打赛前的训练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机能变化规律,对我省优秀年轻运动员迎接全国比赛期间赛前训练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提示:赛前训练期拳击运动员的血色素(HB)和尿素氮(BUN)波动幅度不大(P>0.05);血睾酮(T)在赛前训练中期出现下降(P<0.05);血乳酸(BLA)在赛前训练中后期持续上升;肌酸激酶(CK)在赛前训练初期就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P<0.01),中后期恢复正常.结论:不同的运动员在同一和/或不同一赛前训练期其机能变化规律各不相同,除HB外,其它指标均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7.
希腊职业篮球俱乐部组织比赛前的季前训练,无论是国家队还是俱乐队都多次在欧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季前训练包括基础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比赛的必胜心。通过跟踪训练和巡回参赛,运动员的个人素质和球队的整体素质都得到进一步提高。文章探讨了参加季前训练、教练员为提高运动状态、运动员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所采取的措施,指出季前训练的重要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南开大学女排两次大赛前的调整期作为对比,分别进行习惯性恢复和多学科的先进和实用手段的综合性恢复,结果观察到:习惯性恢复没有完全消除肌肉系统的疲劳,综合性恢复不仅消除了循环系统和肌肉系统的疲劳,而且循环系统的恢复水平高于习惯性恢复效果,提示多学科的综合性恢复对女排赛前调整期的恢复过程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We aimed to compare differentiated training loads (TL) between fitness responders and non-responders to an eight-week pre-season training period in a squad of thirty-five professional rugby union players. Differential TL were calculated by multiplying player’s perceptions of breathlessness (sRPE-B) and leg muscle exertion (sRPE-L) with training duration for each completed session. Performance-based fitness measures included the Yo-Yo Intermittent Recovery Test Level 1 (YYIRTL1), 10-, 20-, and 30-m linear sprint times, countermovement jump height (CMJ) and predicted one-repetition maximum back squat (P1RM Squat). The proportion of responders (≥ 75% chance that the observed change in fitness was > typical error and smallest worthwhile change) were 37%, 50%, 52%, 82% and 70% for YYIRTL1, 20/30-m, 10-m, CMJ and P1RM Squat, respectively. Weekly sRPE-B-TL was very likely higher in YYIRTL1 responders (mean difference = 18%; ±90% confidence limits 11%), likely lower in 20/30-m (19%; ±20%) and 10-m (18%; ±17%) responders, and likely higher in CMJ responders (15%; ±16%). All other comparisons were unclear. Weekly sRPE-B discriminate between rugby union players who respond to pre-season training when compared with players who do not. Our findings support the collection of differential 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 and the use of individual response analysis in team-sport athletes.  相似文献   
10.
戴云鹏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1):23-25,32
针对我国篮球赛前训练与比赛脱节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一天两练负荷安排的依据及负荷合理的搭配模式,为篮球训练"从实战出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