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73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380篇
教育   21427篇
科学研究   2610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639篇
综合类   1817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4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463篇
  2020年   605篇
  2019年   422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664篇
  2014年   1631篇
  2013年   1654篇
  2012年   2296篇
  2011年   2285篇
  2010年   1609篇
  2009年   1567篇
  2008年   1672篇
  2007年   2162篇
  2006年   2116篇
  2005年   1865篇
  2004年   1715篇
  2003年   1698篇
  2002年   1552篇
  2001年   1396篇
  2000年   795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recent years, the transnational movement of people has resulted in increasing tension and debates about national identity. The present research utilized a discourse analytic approach to examine accounts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U.S. among native-born U.S. residents, Mexicans living in Mexico, and Mexicans living in the U.S. Our analysis focused on two sets of diverging accounts of national identity. A first set involved participants' explana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as natural/essential, “felt”, or conditional, which served to either constrain how “American” immigrants could be or allowed for a more inclusive defini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A second set of accounts involved participants theorizing the national polity as a multicultural or monocultural space which functioned to construct national boundaries as permeable or reinforced (White) American dominance. These patterns of talk emerged across all interviews, although U.S. participants attended to more flexible and dilemmatic (e.g. inclusionary and exclusionary) accounts of national identity.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complexity of nation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2.
Using PISA and PIAAC data from twelve OECD countries, we examine the gap in cognitive skills among immigrants and natives and evaluate how those differences have evolved over time. We also consider how demographics, family background and school quality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skills of young people with immigrant backgrounds. The results show, first, that some convergence in skills occurs between second-generation immigrants and natives over time. Second, demographics, family background and school quality variables all contribute to the achievement gaps across different groups.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认图书馆情报学领域主要的研究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解熟悉,以在开展研究时能合理选择、灵活使用,确保研究质量。[方法/过程]对近2 000篇图书馆情报学领域的研究文献以及相关研究方法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方法的类分命名、图书馆情报学界主要的研究方法的确定、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和讨论。[结果/结论]研究方法应以数据收集法而不是数据分析法命名。图书馆情报学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问卷法、理论研讨法、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书目计量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因而在选择使用时,既应根据具体研究课题及研究方法之特性,也要考虑使用注意事项,并尽量在同一研究中采用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以扬长避短,更有效地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4.
In this work, we present the first quality flaw prediction study for articles containing the two most frequent verifiability flaws in Spanish Wikipedia: articles which do not cite any references or sources at all (denominated Unreferenced) and articles that need additional citations for verification (so-called Refimprove). Based on the underlying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flaw, different state-of-the-art approaches were evaluated. For articles not citing any references, a well-established rule-based approach was evaluated and interesting findings show that some of them suffer from Refimprove flaw instead. Likewise, for articles that need additional citations for verification, the well-known PU learning and one-class classification approaches were evaluated. Besides, new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 new feature was also proposed to model this latter flaw.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ew methods such as under-bagged decision trees with sum or majority voting rules, biased-SVM, and centroid-based balanced SVM, perform best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nes previously published.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都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 ,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以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而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是随心理科学和体育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为适应体育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它的母科学———心理学方法的一般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也极大丰富了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手段 ,使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专家型体育教师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对专家型教师的研究已成为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重点研究领域。国内,对此问题也相当重视,正在积极开展研究。在体育教学领域,开展有关专家型体育教师的研究,不仅对体育师资的培养和体育教师的进修培训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而且对培养各级各类体育人才,加速我国体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也有着重要意义。借鉴心理学对专家型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观摩、微型教学、教学决策训练、教学反思及教学研究是培养专家型体育教师的几条有效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扩招后体育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综合研究方法,对扩大招生后广西10所高校体育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运动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生源质量;教学管理水平。提出: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改善运动场地、设施;加强体育师资的建设与管理;因材施教,实施学分制;提高体育教学的管理水平。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稳定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阿克洛夫模型与图书馆馆员素质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馆员素质建设不容忽视。章以图书馆馆员素质之间的差异为前提,通过应用阿克洛夫模型对图书馆人员素质低下及人才流失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加强馆员素质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曹莉娟 《体育科技》2003,24(3):66-70
体育课教学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质。但是 ,现行的班级体育授课制仍然是沿袭以智力、高考分数为核心 ,方便文化课教学的编班制进行体育课教学 ,这无疑影响学生体质的发展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而且给体育课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因此 ,从发展学生体质和培养终身锻炼习惯的实际需要出发 ,打破单纯按智力、分数的分班制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健身效应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体育活动兴趣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与效应。实验表明:对体育有明显兴趣的学生较对照组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负荷效应、身体素质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