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璀璨耀目的唐诗中 ,寄夫诗是很有特色的。透过这些诗篇 ,让我们了解到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唐代妇女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2.
一切文学艺术,思想性固然重要,艺术性也不能忽视。艺术手法同所表现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我国古典诗歌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艺术手法。总结这些手法的规律和特点,对于诗歌创作和欣赏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在理论上,谦虚天然与“真”相冲突;在实践中,谦虚的“度”的很不好把握。我们应该以正视自己和正视他人来代替谦虚。谦虚以正视自己和他人为利益标杆,越接近这个标杆便含有越多的正视自己和他人的成分,便获得的利益越大。正视自己和正视他人规范在实践运作的过程中因为个人和社会都有容易高看自己的倾向会产生向谦虚方向偏转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我国税法体系对纳税人的对外捐赠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税收规范。捐赠涉及到流转税和所得税等税种,进行公益性捐赠应按照税法规定实施必要的捐助程序,进行正确的纳税申报。同时政府应在税收政策上进一步培养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鼓励捐赠者的爱心捐助行为。  相似文献   
5.
送别之际的集体赋诗是六朝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金谷集作诗、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作诗与饯谢文学离夜赋诗则是这一现象的三个代表。这种文学现象的产生,与六朝时期文人集团、文人生命意识的自觉、集体创作现象的蔚然成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王向远<比较文学学科新论>专著的辩析,其中对该文以详实的材料、独立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对该文厘清文学史真相,敢于在权威定义面前说"不"的较真表示了敬服.  相似文献   
7.
陶诗《饮酒》二十首第五首中用"见"或"望",历来存有两种意见。持见者认为非"见"不可出意境;持"望"者则语不甚详。现在梳理两派意见的基础上,从《饮酒》二十首的欣赏分析入手,指出从诗人当时心境及组诗的风格协调方面考虑,应用"望"字。  相似文献   
8.
<玉篇>作为我国现存第一部楷书字典流传至今,数度被后世删削重刊.而今本<玉篇>较原本<玉篇>有多大程度删改,至今还没有彻底调查比较与定量分析.本文对原本<玉篇>"异部互见"体例特点与所收异体字进行分析,并与宋本<玉篇>对应字比较,以期探讨不同时代的用字规范和异体关系整理及"异部互见"编纂体例对后世字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的与理智主义的视觉中,事物的“可见性”总被蔽之以“真”的概念,使常人只寻求看得真而忘却真的看,从根本上阻隔或抑制着“看”作为一种直观体验的精神生活状态的触发。何以如此?试通过对“可见性”的内涵及其层次的分析论述找出其缘由,并从“看”的本真状态及其核心内容两个方面的探讨来阐发“可见性”既是艺术表现的原始动因和追逐的目标,又是其核心价值的体现的认识。也由此对当下艺术评价中文字操控形象的现象给予了抨击。  相似文献   
10.
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中学作教学的状况仍十分令人担忧。为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对作教学现状作全面透视,重新认识“写作”,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学生特点、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作教学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