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3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路的女生     
<正>上世纪70年代,有位老太太进入丹佛大学,想找科贝尔教授。因为是第一次来学校,她不停地问路人:"国际关系学院怎么走?"几乎每个人都热心地指了路,告诉她路线,可因为校园道路复杂,再加上老太太记性不好,她绕了半天也没找到。在路口,老太太又迷了路,  相似文献   
2.
正当今中国大学英语教学面临不少问题,如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不足、学术英语表达力差、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未得到充分培养、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进入电子传媒、网络时代后,新的学习方式,如慕课(MOOCs)等网络学习对传统的、单一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国际关系学院作为一所拥有传统外语教学优势的高校,立足自身的先天基础和稳定保障,以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试验土壤,力求探寻一条既  相似文献   
3.
【正】2011年10月20日,随着卡扎菲被俘身亡,利比亚战事基本结束。这场爆发于2010年年底并燃烧至整个中东、北非阿拉伯世界的革命,被西方媒体称之为"阿拉伯之春",并认为这是自1989年苏东剧变以来最重要的政治事件。有学者称,"阿拉伯之春"是第四次政治民主化浪潮。那么这一事件对世界和中国有何影响?该事件应当引起我们哪...  相似文献   
4.
《辽宁招生考试》2004,(7):12-12
国际关系学院是由教育部管理的、以培养品学兼优的国际关系复合型人才为基本方向、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的全国重点院校。  相似文献   
5.
《网球》2013,(5):121-121
4月13日,首届首都高校网球邀请赛在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落下帷幕。比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球协会和国际关系学院网球协会共同发起,赛事得到了“大成仓”网球商城和Wilson品牌的支持和赞助。首都高校网球邀请赛是一项由学生自发组织的民间赛事,旨在为首都高校网球爱好者提供一个同场竞技、相互学习的平台,增进各学校网球沸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并为之后即将举行的北京高校网球联赛提供热身和练兵机会。  相似文献   
6.
正陶坚,男,1963年出生于浙江舟山。曾就读于杭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学士、法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1984年进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从事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研究工作,1999年起担任副院长,博士生导师。2011年出任国际关系学院校长。  相似文献   
7.
国际关系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校情实际,秉承办学特色,尊重教育规律,丰富内容形式,开拓视野思路,促进科学育人,举全校师生之力共同推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再上新水平,再展新篇章。具体工作实践中,着力下好"四盘棋",扮好"四角色",唱好"四台戏"。下好"规划棋","主角"唱好"宣教戏"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宣传思想工作就是  相似文献   
8.
言论集纳     
<正>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在2014年第10期《当代世界》刊发的《中美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认知差异及中国对美政策》一文中认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两国间最大的分歧集中在"相互尊重"这个问题上。对于中方关于相互尊重的提议,美未予正面回应,这反映出两国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利益取向方面的巨大差异。在中国的政治与外交话语体系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  相似文献   
9.
正"什么,你们学校居然有组织参观使馆这个活动?""实在太高大上!不愧是外交官的摇篮啊!"一年前的我若是听到此类夸赞,必要顺着这个话题一路海阔天空地胡侃下去,大肆渲染使馆的装演或古典秀丽,或奢侈华丽;不遗余力地赞美使馆工作人员的热情好客℡—几乎每回都是饱腹而归,手上还提着使馆精心搭配的礼物,通常是各种文化类的宣传册以及特色性很强的小礼物。若是现在,我会淡然一笑,解释道:"使馆参观确实是一个建立在政治文化资源上的、非常有特色的活动,说是高大上,可能只是外交这个领域还不为普通人所熟悉而已。"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成为对外交流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的,是中国对自身发展愿景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是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方案。①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下,全球层面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缺乏、粮食安全、人口问题、卫生问题、跨国犯罪等层出不穷,要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形成共识,在共同的全球价值观指引下形成解决方案。应对不同领域的变化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在不断衍生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二级价值观,包含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以及与各个地区合作中形成的区域、领域命运共同体,如中阿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卫生命运共同体等。本研究主要就我国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海外传播与认同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