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闽西永定县合溪乡汤湖村,有一座外表略显陈旧却远近闻名的庙宇——永定“松阳赖氏家庙”。该家庙座落于村中央,一条纽带状的小溪三面蜿蜓而过;几株古榕散落于岸边,枝繁叶茂,姿态婀娜;溪中,鲜亮的水面波光鳞鳞,倒影皱折:洁白的是庙门、翠绿的是榕树叶子、彩虹般弯曲的是石拱桥,远远望去,一片田园风光若隐若显。  相似文献   
2.
我的童年是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度过的,我是在抗日烽火中成长的.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同年12月2日家乡金坛陷落.1938年6月,陈毅率新四军东进并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同年9月,日军派一个小分队驻扎在茅山东麓首镇直溪桥,据点设在巫家庙内.  相似文献   
3.
2014年9月28日,秋阳明丽,清桂飘香.九时整,衢州市社会各界纪念孔子2565年诞辰的祭祀典礼在悠扬的礼乐声中如仪举行.参祭者千余人,济济于大成殿前,虔诚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夫子.  相似文献   
4.
说起来,我已经见过孔祥楷先生三次了。第一次是在2010年的孔氏南宗家庙祭祀大典上,孔先生站在台上,深情且有力地颂唱《大同颂》。旁人告诉我,这是他亲自为《礼记大同篇》所谱的歌曲。那次以后,一个多才多艺、饱读群书的奉祀官留在我的印象里。  相似文献   
5.
家庙祭祀和谱牒一直以来都是贵族的特权.但在北宋,呈现出平民化特征,出现了民间家庙祭祀和私谱.文章主要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民间家庙和私谱出现原因及影响,如形成了新型的宗法组织,国家政治权力的下移和孝文化的加强.  相似文献   
6.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10):I0004-I0005
北京市丰台区纪家庙小学地处闻名遐迩的花乡地域,结合地域优势,学校不断探索,逐步确立了"对每一朵花都进行独特培育"的办学理念。秉承着这一理念,学校在规范办学的同时,坚持走内涵和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宗祠的发展历经商周至唐代,宋代和明清三个时期。宗祠的发展过程是在与皇权、商品经济以及儒学的互动中进行的.其中宗祠与经济的关系最为紧密,当商品经济的大潮簇拥着宗族、宗祠以不可遏制之势呼啸而来时,皇权不得不进行妥协,儒学不得不重建自身以适应新形势。本文对宗祠形成中的重要阶段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探讨,分析了皇权、商品经济在宗祠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论及民间悠久的墓祭和寝祭对宗祠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2年农历为壬午年,生肖为马,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总要马年话马.本文浅说以马命名的北京街巷.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以马命名的街巷有78条.比较知名的有马市大街、马甸、马连道、马尾沟、马相胡同.还有马家井、马家楼、马家店、马家坟、马家庙、马家堡、马家地、马家村、马家大院、马家胡同、马神庙、马房寺、马蜂沟、马各庄、马公庄、马村、马场、马馆、马圈、马道村、马道口、马道胡同、马大人胡同、马良胡同、马泉营、马匹厂、马杓胡同、马蹄胡同、马尾巴胡同、马尾桥、马园胡同等.如果您能信口说出10条以上的以马命名的胡同或不经警察指点就能顺利的摸到这些以马命名的街巷,您可堪称地道的老北京.如果您能抽空到这些以马命名的街巷转转,品味当年此地如此命名的由来,体验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当是别有趣味的.  相似文献   
9.
曹秀先是南昌地区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人,曹氏家庙是乾隆皇帝降旨建造的两座家庙之一。"一朝六进士,五里两尚书",显赫的曹氏家族是古代耕读文化的代表。重建曹氏家庙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占剑 《寻根》2006,(4):75-82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秋,宋高宗于扬州行宫郊祀,孔子48世孙、衍圣公孔端友(字子交)及从父、中奉大夫孔传奉诏侍祀。嗣后,金兵大举南下,锋芒直指淮扬,高宗君臣仓皇南渡。在孔传的支持下,孔端友奉端木子贡手摹“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北宋政和年间所颁铜印,率近支族属扈跸而南,辗转数千里,于建炎三年(1129年)年底到达今浙江衢州。宋高宗驻跸临安后,孔端友携从父孔传等谒阙上疏,“叙家门旧典及离祖丧家之苦”,因功赐家衢州,以奉楷像。南渡的孔子后裔遂在衢州安家落户,孔氏遂有南北宗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