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类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类书考源,类书结构形式的流变,类书编撰的社会文化背景角度剖析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中国古代类书。  相似文献   
2.
张慕华  朱迎平 《寻根》2007,(5):94-100
古代散文文体形成的重要途径是“随事立体”,即根据社会生活的需求不断创立出新文体。这就造成了古代散文体类的繁多,也使有些文体的功能十分狭窄,“上梁文”就是典型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天女散花”考源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辞书对"天女散花"的注释有误漏之处.经考证,我们认为,"天女散花"故事来源于三国吴支谦译<维摩诘经·观人物品第七>.成语"天女散花"由佛源意义可以引申出三层意思:一是用于营造庄严吉祥或者福至人间的气氛,二是借以比喻神韵飞扬、异彩纷呈的景象,三是形容物体纷纷扬扬从空中抛洒的样子.在佛教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天女散花"的理据渐渐与汉民族文化相融合,并发展成为一个大众喜闻乐见、褒义色彩浓厚的词语,但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其意义范围扩大,褒义色彩逐渐淡化.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先秦时期古文字中与体育相关的字形,研究汉字中蕴藏的体育史史料.主要结论:史料证实我国早期体育运动形式丰富,例如止、走、奔、逐、(逵)、追与跑相关;矢、射、箙、央、(吊)与射箭相关;车、马、御与车御相关;無、舞、巫、无与舞蹈相关,这些运动性质上都偏向修身娱乐.建议研究者多从考古资料中发掘早期体育史史料,为引导体育的大众健身、娱乐功能提供理论导向.  相似文献   
5.
陈文佩 《山东教育科研》2014,(22):I0004-I0004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音乐也较为丰富多彩,各具风格特色。独龙族是聚居在我国云南独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有着独有的民族音乐与乐器。独龙族音乐属于中国传统音乐,反映的是独龙族文化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6.
杨福泉 《浙江档案》2006,21(2):51-53
“书”的起源既是档案学专业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书学课程必须首先回答的基本问题。但目前所见的书学教材及有关论大多语焉不详。只是笼统地说字和国家是书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有鉴于此,本拟从书的语源、形成和功用三方面重新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安徽岳西方言中表示“丑”、“劣质”义的本字来源于“村子”的“村”;表示“拼合”义的本字来源于“髓”;表示“无”、“没有”义的本字来源于“蔑”;表示“爱打扮”、“爱出风头”义的本字来源于“邵”;表示“推”义的本字来源于“送”。  相似文献   
8.
陈晴 《文教资料》2008,(33):42-44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进程中有其独特作用."老百姓"是个古老的词汇,在当代带有明显的歧视性.本文就"老百姓"称谓进行探源,列举遭致质疑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修正该词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字并非‘在语言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汤炳正先生《〈说文〉歧读考源》中此说,乃"语言文字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文字与语言关系这一研究领域言,是文无论从哪一层面上看,都是20世纪初迄今最为优秀的成果之一。其对现代文字与语言关系这一研究领域所作出之重要贡献有二:就传统语言文字学言,是对"因声求义"说完善之补充;就现代语言文字学言,是正以"语言学眼光"观文字起源之失。而这两方面,乃文字与语言关系中之尤巨者。  相似文献   
10.
四川方言是西南官话的代表.由于历代移民,尤其是明末清初"奉旨填川"的影响,现代四川方言与明代以前的蜀方言、中上古时期的蜀语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文献出发,对前人所用的"蜀语"、"蜀方言"进行了梳理,提出"蜀语"有蜀人语言、蜀人俗语和方言学著作<蜀语>等含义;而<蜀语>一书又有唐李商隐在明李实之前."蜀方言"一词较为后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