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媒体广场     
《神州学人》2004,(2):10-10
《南风窗》 2004-01-01大国的兴衰我们的心里,有一个期待。它的诞生,它的茁动,不仅仅是从这个新年、这个世纪,甚或上一个百年开始。不,它还要更悠久、浑厚一些。它,可谓是旧的,而长城砖、故宫瓦也无法尽表其庄严古老;它,亦可谓是新的,而互联网、短信息难以尽现其变动迁流。几个世纪以来,不同的中国人,以各自方式期待着它。为着这一期待,多少时代的多少生命,结成了巨大的共业;因为这个期待,多少时代的多少人物,上演了连台的好戏。今天,当我们谦卑地检视历史,会发现,每一事件本身,都含藏任何评价与褒贬难以抵达的深度;而其中某种超越性的期待…  相似文献   
2.
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王小峰。一日他的MSN签名上写着“谁想来三联实习?”“我去!”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应和,他倒也爽快:“来吧,我指导你。”顿时有被幸福击倒之感,忍不住憧憬,或许我因此而离成为记者的梦想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对《三联生活周刊》的多重理解让人慨叹,本文无意对其复杂形象本身进行价值判断和成因探讨;而更愿意发掘其复杂形象背后的操作诉求——即对独特表达的追求。这一点简单明了,但或许是三联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杨春兰 《传媒》2006,(5):10-12
从利用中新社第一报号而创办的《中国新闻》的周末版到具有正式刊号的《新闻周刊》,再到《中国新闻周刊》,几经周折和坎坷,它终于成为国内唯一一本国字号的时政周刊.  相似文献   
5.
"博客书"出版的传播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博客的普及,博客写作逐渐成为了出版界挖掘的重要资源之一.在2006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金丽红、黎波等著名出版人更是隆重推出"博客书"概念,一时间,"博客书"掀起了新一轮出版热潮.中信出版社高调推出素有才女之称的徐静蕾的"博客书"--<老徐的博客>,首印就是10万册;随后,地产名流潘石屹,童话大王郑渊洁,<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小峰等的"博客书"也纷纷出笼.  相似文献   
6.
刘澍涛 《今传媒》2006,(2X):30-31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媒介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报纸都在争夺自己的那一份市场份额。不断刷新的“资讯榜”使得人们不再缺乏信息,与此同时,对“梳理信息、深化报道”的需求让另一种媒介形式浮出水面——新闻周刊。1995年1月14日《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创刊。十年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风格,既有与《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等共同追求的新锐,又有自身独特的人色彩,成为了一份新锐与人平衡的知名期刊。  相似文献   
7.
小古 《出版参考》2005,(8S):18-18
大致勾勒一下《三联生活周刊》的发展进程,我们很快就能发现它的艰辛历程:1992年开始策划;1993年3月到1994年5月一年多的时间里,出版“讨论本”5本,然后休刊;到1994年9月再度启动出版工作,1994年12月出版试刊号;1995年1月出版创刊号;1995年5月再次休刊;1995年12月续刊号出版,此后逐渐成为双周刊出版;到2001年进入周刊出版时期。这期间,有3年的准备期,2次休刊阶段,内容定位多次调整,  相似文献   
8.
9.
时代的变化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改变,随之而改变的是社会公众所共享的社会价值。《三联生活周刊》作为时政新闻类周刊,它的传播内容的变迁反映着当下公众所共享的社会信念。本文从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角度,通过对六年的年终特刊报道的分析,探究传播"仪式"在共享价值、传播参与者以及传播策略三个方面的变迁,反思社会价值对于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图书情报知识》2020,(1):115-127
在信息技术不断迭代的今天,阅读仍然是大家的一项共同行为。作为年关盘点,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主流媒体们陆续揭晓了"年度阅读推荐榜",众多出版社、书店、图书评论网站以及知识付费平台也纷纷推出各自的"年度好书",以此彰显和传达自身的阅读立场、阅读维度和阅读主张。《三联生活周刊》从2015年开始,连续推出"夏日阅读"系列,从自然、食物、行旅、侦探小说、书信等话题展开,为我们打开了"世界的另一个入口",共同分享阅读带来的生命体验。历经了跨年的策划准备,"阅读中的青年学者——2019年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阅读书单"在新年第一期与大家见面了。本领域20余位青年学者以阅读人的身份给我们开出了一份极具"私货"价值的书单,它不仅反映出学科领域内青年学者们的阅读状态和风貌,也让我们看到他们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共同追求。希望这份书单能够成为专业研究与社会关照相结合的阅读文化的倡导,并引领学术与文化潮流之间的相互触达。或许你本身就迷恋阅读,或者你正在被感染。此刻,就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