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6094篇
科学研究   338篇
各国文化   169篇
体育   500篇
综合类   153篇
文化理论   122篇
信息传播   933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736篇
  2012年   759篇
  2011年   825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663篇
  2008年   1032篇
  2007年   602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为民族漫长经历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升华,民族精神的产生和发展与哲学之间一直存在天然的关联。同时,任何哲学思想都源自对人类发展和民族生活的解读与深化,受到民族精神的长期熏陶与孕育,并逐渐呈现出民族样式、民族风格与民族气派。文章首先对民族精神与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然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最后分别从实践观与务实精神、和谐观与和谐精神、价值目标与人文精神的视角,对两者之间的互鉴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借此揭示其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姚棋志 《当代体育科技》2020,(9):213-213,215
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够传承我国优秀的体育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还能利用传统的体育活动激发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实现我国"国富民强"的目标。因此本文主要站在文化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针对当前的发展困境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人民提高身体素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君 《网络传播》2006,(8):60-60
如果编写评论、安排版面过程中脱离“三贴近”原则,不讲新闻规律和网络规律,大家就不爱看这样的文章,就凝聚不了多少网民,就谈不上有舆论,也就形不成影响力和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舆论导向出现问题,就失去了化解社会矛盾、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推动社会进步这个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正确认识民族精神的特殊意义、内涵 ,探索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对于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中国人历来所推崇的一种美德。然而,很少有人可以将这种传统美德从个人的品行素养上升到办学的一种思路或实践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明见,更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言,但主动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也不常见。在中国不乏声名显赫的百年老校,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  相似文献   
7.
韩明慧 《青海教育》2009,(11):16-17
一、德育教育的继承 语文教学中应继承重视道德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坚持以德教为主,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才;从劝说当权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伦理规范、施教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了一个系统全面的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9.
从容不易     
我们无法给“从容”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圣哲先贤、仁人志士的思想品行为“从容”作了诠释。屈原的“九死不悔”、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等都不失为“从容”的华章。  相似文献   
10.
武当拳功论     
王炳生 《武当》2009,(4):4-6
武当拳功在“山以道显”,“道以山名”的历史背景下酝酿成熟。在道教文化精神熏陶下,经过著名道士张三丰等名家的推创,发展成独具民族特色的一大武术流派,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唯一著《武当剑谱》,黄百家著《内家拳法》,金一明著《武当拳术泌诀》,这些具有巨大科学文献价值的稀世珍品,充分证明武当拳功的存在,是中华传统武术的一大支柱,我们应该刻不容缓地去挖掘整理,弘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