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5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唢呐乐器使用非常早,主要使用在一些民间活动中,因此它的民族性非常浓郁。本文在阐述时主要是对唢呐在乐队中应用现状分析,介绍唢呐在现在乐队中需要如何发展,以此来提高唢呐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从乐队为伴奏协奏双钢琴;双钢琴为伴奏协奏乐队;双钢琴与乐队的相互合作或相互抗衡竞争;双钢琴与乐队的相互回应轮流出现这四个方面对莫扎特《降E大调第十双钢琴协奏曲》中钢琴与乐队的合作关系进行阐述,试图从中探求钢琴与乐队合作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3.
关于歌曲乐队伴奏的处理歌曲的主体是人声歌唱部分,不论任何形式的伴奏,都只能是对歌唱部分作应有的辅助、陪衬与烘托,以加强和深化歌曲的表现力。因此,无论是什么体裁和形式的声乐作品,亦无论是用大型或小型乐队,在为其编配伴奏时都有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妥当地处理乐队与人声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怎样使伴奏既能充分运用与发挥乐队所具有的特点及其丰富的表现力,从而使歌曲的表现更加深刻、生动和富有感染力,又要突显人声的特色及其独具的表现力与艺术魅力,而不被乐队的音响所淹没。这里仅就上述问题,简述几种常用的方法。至于乐队编配…  相似文献   
4.
5.
《中国新闻周刊》2006,(42):107-107
英国的“国王歌手”是一个只有6个成员的组合——两位假声男高音、两位男高音、一位男中音、一位男低音组成。别看该组合只有6人,演唱会也没有绚丽的声光效果,但当这6个人围成小弧形站在台上轮流张嘴唱歌时,演出现场却能听到似有乐队伴奏的多人混声合唱效果,仿佛是40个人的管弦乐团和拥有各式乐器的打击乐团在为他们伴奏。  相似文献   
6.
高胡     
正即"高音二胡",也叫"粤胡"。原用于粤剧音乐,五十年代末才逐渐成为民族乐队中胡琴组的高音乐器。其外形、弓法、指法、符号、把位等与二胡相同。里外弦的定音比二胡高一个纯四度定为g~1与d~2或高一个纯五度,定为a~1与e~2。高胡的音色明朗清澈,华美飘逸。宜演奏抒情、华丽的曲调。  相似文献   
7.
刘迎昕 《海外英语》2011,(11):53-53
当西城男孩、后街男孩、男孩地带、超级男生等团体已成为人们心中无可替代的经典时,一批新生的80后男生乐队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他们在以一种新生派偶像的风范震撼着乐团,进发激情。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他们那无可抵挡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大提琴是一种低音乐器,具有音域宽和音色厚的特点,在乐队当中担当着低声部演奏的职能。虽然大提琴是一种西洋乐器,但是在我国戏曲艺术的表演和发展当中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大提琴是戏曲乐队当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虽然在开始的引入阶段并不顺利,甚至是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不过在大提琴的应用和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戏曲乐队开始接纳大提琴这一乐器,并积极发挥其重要的伴奏作用,辅助乐曲的情感表现。本文首先对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如何提高大提琴演奏者在乐队当中的作用,提升演奏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各大音乐节的激烈竞争中,歌手和乐队当然是各自的王牌。为了吸引更多的歌迷前来,音乐节在邀请不同类型乐队的同时,也会力邀几位当红的,才华横溢的歌手。作为快速聚拢人气的方法。那么。近两年音乐节里最有人气的歌手都有谁呢?  相似文献   
10.
海顿的努力     
智者 《学习之友》2011,(1):47-47
被誉为“音乐之父”的著名音乐家海顿,曾经担任过斯合哈奇公爵府邸乐队的队长,领导着30名乐手。有一天,公爵决定遣散这支乐队,这就意味着海顿和30名乐手将要失去饭碗。乐手们一时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