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家的伟大之处,在于其作品和人格都具有耐人寻问的魅力。翟墨教授的《圆了彩虹——吴冠中传》以交响诗般的结构和充满激情的文笔,记述了吴冠中走出水乡,留学海外,品尝了西方禁果又苦恋东方伊甸园的曲折经历,并把画家的独特生涯放在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大背景上展开。一卷在手,让人尽可感受画家的喜怒哀乐,亦可了解画坛的风云变幻。  相似文献   
2.
在李斯特的十三首交响诗中,第三首《前奏曲》在风格与时代特征上,无疑是这13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近百年来,也是各大乐团及指挥家们选择演出频率最高的一首,其历史地位不容小觑。本文主要对该作品的指挥技术处理上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力图从更深的层次来挖掘作品的内涵,从而得出适当的诠释这部杰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美学视角下,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在音乐性内容和非音乐性内容两者存在下而创作,交响诗也不例外。著名交响诗《芬兰颂》,其音乐性内容基本情绪、风格体系、精神特征和非音乐性内容绘画性、文学性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交响诗作为交响乐的一个分支,在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发出耀眼的光芒。十九世纪音乐界关于音乐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展开过激烈的争执,李斯特将交响乐发展到诗的寓意,是音乐与文学、绘画、哲学相结合的产物,为浪漫主义的“综合艺术”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成为标题音乐卓越的里程碑。本文以阐述浪漫主义交响诗的起承——发展——顶峰——衰落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
美丽校园,和谐的圆舞曲 在贵溪市的罗塘河畔,坐落着一座花园般的学校。造型别致的教学楼,错落有致的花坛草坪,交相辉映的绿樟翠竹,使整个校园像一曲飘荡在田野上的田园舞曲。漂亮的教学楼有六个特别的标志:正立面圆弧面楼梯,各层楼廊造两侧设水平栏杆,各层楼廊楼栏杆上缘为灰色带,屋顶层女儿墙高正方形装饰物,屋顶层女儿墙下方灰色梁带局部设红色饰条,各层楼梁带设灰色饰带环绕建筑物一周。  相似文献   
6.
正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通过欣赏世界经典名曲及优秀音乐作品,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要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教师应尊重学生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音乐欣赏作品,拓宽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柏辽兹与李斯特为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创作的代表,他们对于标题音乐的创作带有着真正的浪漫主义精神,其创作既有着共通性也有着特殊性,将标题音乐的发展不断推向顶峰,对整个西方音乐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至21世纪有关西方音乐历史的著作中,对德国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R·施特劳斯的音乐作品的评价是贬多于褒。以他的交响诗为研究对象,从"大众文化"的维度重新审视R·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创作,发现其音乐中体现出的对日常生活叙事的关注具有超前的意义和特殊的价值,值得学界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吴媛媛 《考试周刊》2011,(54):43-44
标题音乐是指用文字说明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音乐作品,往往与纯音乐非标题音乐相对应,其渊源可追溯到十六世纪以前,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得到诸多音乐家的重视,得以盛行。  相似文献   
10.
蜂巢教室,像一只蜂巢。排列的桌椅,是一格一格的蜂房,井然有序。上课铃一响,你一格,我一格,大家坐好。在老师的传授中汲取,在各科的书籍里寻觅。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在知识的大海里采集、探索、积累。像金色的小蜜蜂在花海里采集花粉,嗡嗡营营地飞鸣、渴求。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啊!一只甜蜜的蜂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