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47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云祥 《华章》2007,(9):231-231
覆岩离层注浆这一技术在我国一些煤矿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寻找离层可能发生的位置以及离层在开采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是十分困难、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岩层移动及破坏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了可能发生覆岩高层的岩层层位以及离层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位置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动态地计算离层位置的基本公式,为在高层注浆技术中判断高层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涂玲 《中国科技纵横》2009,(10):74-74,72
通过对05年到08年10月新井试油井的统计,分析了新井工作量及试油费用发生情况及其变化规律,找出了费用增加主要原因,为今后新井试油控制投资费用的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下分层综采工作面托顶煤回采顶板管理困难的难题,通过选择合理的回采层位;借鉴巷道托顶煤掘进超前控制顶板技术,打超前控顶孔控制顶板;加强顶板支护。实现了平煤股份一矿戊8-10-21023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为今后类似工作面回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生物标志物分析,明确沙三段、沙一段烃源岩原油生标特征的差异性,据此对不同区带、不同层位油藏进行油源对比。陡坡带油气来自沙三段、沙一段烃源岩,缓坡带油源单一,为沙三段烃源岩;不同含油层位的油源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结果为埕北凹陷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的勘探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H区块存在施工压力高、造缝困难易砂堵问题,采取降低加砂规模和砂比等措施容易造成压后裂缝铺砂浓度低、缝长短而导致裂缝导流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出应用脉冲柱塞式加砂压裂工艺,加砂时采用柱塞式分多个脉冲周期泵入,并伴注纤维使支撑剂在裂缝中非均匀分散铺置,实现裂缝由众多像桥墩一样的"支柱"支撑,流体通过"支柱"与"支柱"之间形成的"高速通道"快速流向井底。在H14井进行了现场应用,成功加砂30 m3,平均砂比达23.3%,压后平均日产液3.8 t/d,日产油2.8 t/d,增油效果是该区常规压裂井的2~3倍。  相似文献   
6.
以春风油田排601块为例,总结了浅薄层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规律。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划分为预热、驱替、突破三个开发阶段,具有预热、驱替阶段时间短,突破快的特征,针对每个阶段的日产油、含水、井口产出液温度变化进行了分析,该项研究对浅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二元驱污水处理工艺在辽河油田第一次进行应用,具有技术新、难度大、涉及专业面广等特点,二元驱污水处理效果直接影响二元驱注入黏度,进而影响原油采收率。通过对溶气式浮选机设备改进和采用新型核桃壳过滤器,可以提高二元驱污水处理效率,降低污水处理难度,保证二元驱污水达标处理。  相似文献   
8.
渭北油田渭北2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旬邑宜君油气勘查区块南部,主要含油层位为延长组长3 3亚油层组,油层平均孔隙度12.2%,平均渗透率0.76×10-3μm2,储层以细小孔-微孔隙、微细喉-微喉为主,剩余粒间孔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研究表明长3储层主要为低孔低渗以及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储层物性受砂岩粒度控制,粒度越大储层物性越好,通过四性关系研究,为储层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朱林峰  郑凯  朱建军  秦龙 《内江科技》2007,28(3):104-104
在油田高含水开发期,不同类型的水窜、水害严重影响采收率.针对多层位大间距封堵施工费时费力、占井周期长、一次成功率低的现状,进行了Y531封隔器在多层位、大间距套管封堵工艺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分析采用传统工艺开采易发火厚煤层易发火的时间与空间,提出了兼顾回采率与火灾防治的新型巷道布置系统,并结合时段与区域发火特点采取相应对策,以期达到安全、经济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