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6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是当代散文领域中深受读者喜爱的畅销书,但书中的不规范字,虽经多次再版,终未加以校正。这里所说的“不规范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写了“别字”,一是没有用正选字,而用了异体字、俗体字。下面据该书1997年5月第10次印刷本(东方出版中心),按页码顺序摘出不规范字,并略加评说(连接号后面为订  相似文献   
2.
《收藏》2006,(7):176-176
5月21日,汪国新、余秋雨等7人从全国应征入围的800多条剧名中最终评定《盛世峡江》为该剧剧名。这是三峡总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有近600名演员出演的以三峡太坝为背景的大型情景剧。近期该剧每日将在大坝演出。  相似文献   
3.
4.
播讲语言的规整性基本上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说好普通话,语音纯正;二是语言表达生动而不失规范、活泼而不失严整。在广播、电视节目的播讲方式、播讲内容、播讲形态已经不断变化出新、多姿多彩的今天,作为专业的播音员或主持人,还是否有必要继续强调播讲语言的规整性?“规整性”话题不应当是日常“纸上谈兵”的谈资,不应只是上级机构进行语言文  相似文献   
5.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4,(23):72-72
刀郎:出名玩的就是神秘 如果不知道刀郎是谁,那你一定是落伍了——突然之间,全国大街小巷的音像店、路边的服装店和发廊,播放的全都是刀郎带着烟火味的苍凉歌声。 被誉为“21世纪的王洛宾”的刀郎,拒绝了媒体的采访,保持着低调的态度,他的新闻却经常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而关于他的身份,早已经不是秘密——一位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走出去的新疆歌手。但刀郎依然充满了神秘的魅力,这或许是其迅速走红而且专辑销量1000万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真没想到经历了文化苦旅、无限风光的余秋雨连续打赢了两场笔墨官司后,2003年在“官司苦旅”中吃了个“败仗”。研究文坛“余秋雨现象”的《北京文学》编辑肖夏林发表了《文化中的文化》一文(见《书屋》2000年第2期)后,余秋雨于2003年2月向北京东城区法院起诉,称肖文中“(余秋雨)做深圳文化顾问,为深圳扬名,深圳奉送他一套豪华别墅”,  相似文献   
7.
<正>从小到大,我不知经历过多少个下雨的夜晚。雨落在夜里,亦落在我小小的心上。记得儿时,每每到了雨夜,我似乎总是彻夜不宁。窗外老树的枝丫摇摆不定,在房间的墙上投下可怖的黑影。黑影有时会被晚归人的车灯吞噬,可那却是我最恐惧的时候,总觉得黑影不见了,一定是正在向我扑来。如果此时楼下再传来几声犬吠,我心中的恐惧便到了极点,会大叫一声钻入被子。  相似文献   
8.
读书札记     
(一)千年的泪痕——读余秋雨《十万进士》 这是一种没有结论的回顾.没有终点的叙述。一个漩涡淘尽几代文人儒雅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广东第二课堂》2005,(1):14-20
有一些人,总是充满着诗意与激情。别人爱看世界杯和NBA,他爱看《西游记》和《读者》;别人爱聊谢霆锋和蔡依林,他爱说鲁迅和余秋雨;别人爱侃服装和连续剧,他爱谈名著和美文。  相似文献   
10.
刍议余秋雨散文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美玲 《阅读与鉴赏》2007,(11):29-30,45
余秋雨先生是文化学者,也是一位散文大家。他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他善于将睿智和学识在“人文山水”间邀游,使他的历史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又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人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国内外不少评论家都把余秋雨作为一代散文大师,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曾把余秋雨与梁实秋、钱钟书相提并论:“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人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