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051篇
科学研究   195篇
各国文化   217篇
体育   500篇
综合类   165篇
文化理论   63篇
信息传播   120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信息传真     
《档案与社会》2003,(4):55-56
  相似文献   
3.
杨子 《新闻记者》2003,(8):13-14
近年来,名人新闻覆盖了我们的媒体。一个体育明星可以比娱乐明星更加频频亮相,一个商业明星可以不花一分钱地在众多媒体上直接或间接地推销他的魅力和产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有时代特色的现象。有关名人的任何消息都可以被称为新闻吗?如果不是,又如何解释他们占据了新闻媒体的大量版面?伏明霞和梁锦松恋爱、结婚是新闻吗?张朝阳和王石攀登珠峰是新闻吗?萨达姆的女儿要求去英国避难是新闻吗?这些充其量只是次要的新闻或混淆视听的伪新闻或娱乐新闻,但是它们越来越多地占据着新闻媒体的宝贵版面。我们的新闻价值和新闻品质正在发生空前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试论寺院藏经楼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春樵 《浙江档案》2003,(12):30-31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教寺院是社会建筑的一个方面,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目前改革开放年代,如何弘扬佛教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从目前来看,大部分佛教寺院,尤其是名山古刹,虽然是积极于佛教文化的推广,但全面向社会服务的工作还是做得远远不够的。有些寺院的重要殿堂:如藏经楼,念佛堂、斋堂等,目前只供寺内僧侣使用,不对外开放,还是遵循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与改革开放的社会同步发展。当然,形成这种局面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关键还是取决于有关领导的管理理念。原中共中央政…  相似文献   
5.
文章勾画了佛教目录和道教目录的发展轨迹,从中比较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大数学冢刁潘都:“过路人,这里埋葬着刁潘都的骨灰,下面的数字可以告诉你,他的一生有多长。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愉快的童年。在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他的面颊上长了细细的胡须。如此,又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他结了婚。婚后五年,他获得了第一个孩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命运给这个孩子在世界上的光辉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自从儿子死后,他在深切的悲痛中活了四年,也结束了尘世的生涯。”后人们在计算数学家的年龄时也会为他至死不灭的数学精神所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佛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统合儒释” ,从理论上讲 ,有其历史的、文化的推演逻辑 ,其佛学思想对佛教在中国本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是士大夫吸收、消化佛教的一个典型。本文分析了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的价值、意义 ,并结合今人对之的具体评价 ,提出了与冯友兰、孙昌武、郭绍林等人不同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8.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帝王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极大.一方面,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帝王通过财物布施、政治支持及人员参与等多种方式来扶持佛教,从而大大地推动了佛教的发展.另一面,有些帝王在看到佛教的繁荣的背后所隐藏的一些弊病之后,或以温和的辩难方式,或用激烈的废佛运动来遏制、阻碍佛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奚娟 《语文知识》2000,(10):20-21
当我们观赏书法和绘画作品时,总会看到一枚或几枚印章。印在题款处的是作者的姓名章,还有些散见于作品首尾的印章则是闲章。闲章内容丰富,哲理深邃,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一枚形神义俱佳的闲章十分得体地点缀在书画作品之上,清新雅致,意趣横生,悦人目,启人智,妙不可言。我国许多学者和名人都有其闲章。有趣的是,他们对闲章用语的选择很是讲究。可以说,闲  相似文献   
10.
赢家     
《中国新闻周刊》2001,(30):1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