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论述历代佣书业状态,以及对古代书籍流传的作用,提出古代佣书是我国古代兼具图书流通、传播和复制功能的独特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出版业的兴盛首先在于官府修书、购书和征书文化政策的引导性作用;其次,书籍编纂理论和技巧的发展提升了出版业的工作效率;再次,书法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图书出版和发行的速度,同时提升了书籍的美观度.魏晋南北朝出版业的发展经验对当今出版业具有政策思路指导和方法论意义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佣书是古代贫苦文人获取生计的一种手段,这一现象在隋唐时代尤为突出。此文将从文人佣书这一现象入手,窥探文人佣书的条件,阐释隋唐时期贫苦文人的遭遇。既而从文人佣书这一角度,探讨隋唐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谈到文人佣书的影响以及佣书者的消失,简略说明了文人佣书只是漫漫长史的一隅。  相似文献   
4.
结合汉代佣书业兴盛的原因,探讨了汉代佣书业呈现的特征,指出佣书业催生了图书市场的形成,对普及文化知识、图书发行事业以及典籍的流传保存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印刷术出现之前,图书复制都是通过手工抄写完成的,抄书活动在古代被称作佣书,它是我国古代兼具图书流通、传播和复制功能的独特文化活动。重点从佣书产生与发展、佣书类型划分及佣书报酬等方面作了系统分析,举例介绍了由佣书而成名者。  相似文献   
6.
陈静 《出版科学》2011,19(5):98-103
2—11世纪,在近一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书籍和文章主要以抄本的方式在社会上传播。佣书是一种通过抄写获取收益的行为,在抄本时代,佣书者就相当于印刷机,是复制文本的主要力量。汉唐时期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纸的普及是佣书兴盛的主要原因。佣书是贫寒士人的一种常见职业,隋唐时期达到鼎盛。佣书的主要雇主为官府、宗教机构和私人。汉唐时期自给自足的读者传写方式和重农抑商的社会现状使得书商不可能成为佣书人的雇主。  相似文献   
7.
古代的抄书活动被称作佣书,它是我国古代兼具图书流通、传播和图书复制功能的独特文化活动。本文对历代佣书业的发展及其对文化传播事业的贡献作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8.
两汉时期的佣书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初唐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的传播、销售完全靠人工抄写复制.替他人抄写复制书籍而获取一定佣金的活动,称"佣书".我国古籍最早记载的佣书活动,出现于战国时期.据<太平御览·王子年拾遗记>载:"张仪、苏秦二人同志,遂剪发以相活,或佣力写书."  相似文献   
9.
半夏 《出版广角》2015,(3):36-37
东汉的班超,为人有大志。兄长被召入京,他和母亲随往,然而家中贫寒,班超于是为官家抄书,供养家用。这份工作自然辛苦,这天抄得手酸,班超丢开笔,叹息道:"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大家听了,一场哄笑。班超愤愤道:"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这便是传说中著名的投笔从戎掌故。说起来,当年班超兄长班固因回乡写史而遭人告发,下了诏狱,班超  相似文献   
10.
凌云 《百科知识》2003,(12):44-44
公元前5世纪到前3世纪,在古希腊已经有了图书买卖的记载。这个时期正是我国历史上科学文化空前繁荣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 7 5-前2 2 1年),在我国的古籍上迄今还没有查到那时有了图书买卖活动。但从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从图书已在民间流传的情况来看,可以断定已经出现了图书买卖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