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2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17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3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缠足是封建社会对女子的一种摧残,清末有识之士已认识到这种陋习对社会的危害。四川总督岑春煊上任伊始颁布的“劝戒缠足告示”,将缠足与国家的盛衰联系起来,旨在唤起百姓强国意识。现从馆藏赵尔巽全宗中选出此件档案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2.
孙一民 《收藏》2006,(10):109-109
银元收藏与其他钱币收藏一样,讲究“真、精、稀”。“真”即真品;“精”指制作精美,图案,文字等蕴涵历史信息丰富,“稀”就是存世量稀少。不过银元中的珍品如“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三反版”“寿字双龙一两”,以及那些存世有数并未流通的“样币”等,一般收藏者难有机缘,应抱以平和心态,力所能及地在“专一”或专题收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光绪三十一年留日学生风潮史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新办学堂日增。但国内学堂毕业生的地位远不如留学生,因此出国留学盛行。日本文部省因中国学生来者日众,管理问题很多,便于明治三十八年十一月三日(即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初六日)颁布了《收容清国人留学之公私立学校章程》。中国留学生对其中第九、第十两条甚为不满,杨度等人遂联名致函驻日大臣兼管留学生总监杨枢,要求其照会日本外务省,准予取消,并即停学罢课,引起留学风潮。现从馆藏外务部档案中,选出有关史料,予以发表,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史学家钱仲联(1908~2003)原名萼孙,字仲联,号梦苕。祖籍浙江湖州,1908年农历九月初三出生于江苏常熟的一个书香门第,幼承家学,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其祖父钱仲仑为光绪年问的学者和骈文家。其祖母为清末两朝帝师翁同和的姐姐,母亲沈氏乃清代诗人沈如瑾之妹。  相似文献   
5.
白记饺子馆     
白记饺子馆的起源 白记饺子馆位于和平路54号。是享誉津门的一家民族特色鲜明。风味传统独到的百年清真老店。原名白记蒸食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开业。创业白兴恒。  相似文献   
6.
《北江诗话》是清代学者洪亮吉重要的诗学评论著作。最早的版本是清代张祥河四卷本,据洪符孙所藏稿本刊刻。粤雅堂丛书在重刊是书时,从洪就齮孙处得到另外两卷,遂由四卷增至六卷,《北江诗话》始得完璧。光绪三年,洪用懃经过精心校勘,重刻《北江诗话》,是诸刻本中较善之本。清末至民国初年,上海扫叶山房曾三次出版《北江诗话》石印本。之后是书在大陆及台湾地区多次出版。  相似文献   
7.
在清末民初的诗坛和词坛上,只要提到湖北的樊增祥,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樊增祥(1846—1931年),字嘉父,号云门、樊山,又号天琴,别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出身武官之家。幼聪慧颖悟,勤奋好学。少时即有文名。后游京师,出张之洞、李慈铭门下,得恩师指点门径,文名更盛。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累官  相似文献   
8.
光绪《滁州志》是在清代修志高潮的大背景下编纂的一部通志,也是滁州现存记载时间跨度最长的志书。这部志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就其文献学价值来说,主要体现在目录学和编纂学两大方面。对这部志书的文献学价值进行研究,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部方志。  相似文献   
9.
光绪元年(1875年),四川省城尊经书院(以下简称尊经书院)在成都石犀寺正式落成。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时任四川学政张之洞是尊经书院的实际建议、造端、经营、规划者。1875年,为解决尊经阁藏书和生员学习用书的不足,张之洞用自己的俸禄,为尊经书院的生员购置大量图书,沿存至今,成为今日四川大学图书馆的重要馆藏——集档案、文物和文献于一体的"张之洞捐俸置书"。  相似文献   
10.
清朝的禁烟一般即指禁鸦片。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1年1月29日),清廷实行“新政”,试图挽救不断衰败的国运,禁烟是“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三十二年八月初三日,清廷谕令政务处妥议章程,定限10年,肃清国内的鸦片吸食及罂粟种植,可视为禁烟运动的发端。这场延至民初的禁烟运动,被称为近代第二次禁烟运动。禁烟运动涉及禁吸、禁卖、禁种、禁运多个层面,颁布禁烟章程条例,设立禁烟大臣,组建禁烟总局、总会,严格官吏禁烟政绩考核,参与“万国禁烟会”等国际间禁烟活动,责成各地督抚按期完成禁烟任务。禁烟客观上取得了一些成果,诸如广泛宣传了鸦片危害,摧毁了大量种植罂粟,关停了大量烟馆烟店,特别是参与国际禁烟活动,大大减少了鸦片的输入。兹选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军机处、民政部、度支部、外务部、资政院、宗人府、禁烟总局等全宗中相关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