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85篇
  免费   719篇
  国内免费   915篇
教育   110112篇
科学研究   15028篇
各国文化   258篇
体育   5289篇
综合类   5771篇
文化理论   1184篇
信息传播   14677篇
  2024年   731篇
  2023年   2556篇
  2022年   1347篇
  2021年   2043篇
  2020年   2092篇
  2019年   2109篇
  2018年   1225篇
  2017年   2016篇
  2016年   2937篇
  2015年   5153篇
  2014年   11175篇
  2013年   8564篇
  2012年   10179篇
  2011年   11212篇
  2010年   9908篇
  2009年   10219篇
  2008年   13462篇
  2007年   10919篇
  2006年   7523篇
  2005年   7391篇
  2004年   6069篇
  2003年   5359篇
  2002年   4847篇
  2001年   4332篇
  2000年   3190篇
  1999年   1321篇
  1998年   898篇
  1997年   735篇
  1996年   618篇
  1995年   464篇
  1994年   397篇
  1993年   293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32篇
  1990年   293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0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洪俐  王运武  王斌 《成人教育》2021,41(8):59-64
目前,国内关于学分银行的研究主要经历了理论探索、建设实践和完善制度这三个阶段,相应的研究热点也围绕这三个阶段展开.如今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建设学分银行制度,对于它的研究也应更深入,以便更快更准地掌握学分银行制度的发展现状.基于此,对学分银行制度进行研究,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追溯基础理论,界定概念;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健全管理体系;突破制度研究障碍,整合实践成果;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打破领域壁垒.  相似文献   
2.
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教育家的人学思想极其丰富,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人是有价值、尊严和创造才能的存在物;人是高贵的存在;人是理性的存在;人是拥有快乐和幸福的乐观主义者;人是自由的形塑者;人是拥有虔诚的宗教信仰的信徒。它们为文艺复兴时期自然教育人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利用1971年—2020年兴安盟8个国家站逐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资料,按照寒潮标准统计寒潮频次和寒潮强度,分析兴安盟地区单站寒潮和区域寒潮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兴安盟地区单站寒潮出现频次的地域差异较大,呈现出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高海拔地区多于低海拔地区,年平均次数最多的为西北部阿尔山16次,最少的南部巴彦呼舒不足2次。近50 a来兴安盟地区共出现区域性寒潮185次,均发生于当年10月至次年4月,其中以12月最多,且从年际和年代际的角度来看,兴安盟区域性寒潮均表现出减少的趋势,其中年代际减少的趋势更加显著。在1985年前后,兴安盟区域性寒潮出现了由多到少的突变。  相似文献   
4.
5.
和谐劳动关系具有多重且相互关联的内涵,并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平衡、充分发展的过程中,和谐劳动关系意味着就业灵活性与从业稳定性并重、劳动控制与工作自主平衡、劳动收入增长与素质技能提升良性互动以及达成劳动关系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印发通知,部署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在全国范围实施“和谐劳动关系百千万计划”,扎实推进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要部署的具体举措,各级工会应该积极努力,协同有关方面,力促落实,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8.
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核心要义,是如何更好地把我国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在国家制度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是在吸收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制度建构的理论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深刻认识显著优势的实践中坚定制度自信,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