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前半继作者前著<是否蒲松龄所作--庆应大学所藏十五种抄本真伪考议>之后对赝品<倡和集>的真实作者及其刊本考索、寻踪,终使这桩作伪文案真相大白,同时订正了前著个别推断之误;后半介绍<倡和集>原作者之一吴陈琰及其词作,并录佼佼者数首,予以简评,以期引起治清词学人的关注和青目.  相似文献   
2.
《游仙窟》一书在中国失传后,因日本的古钞本、古刊本得以流传。日本现存的《游仙窟》古钞本有10余种,校注宜选“江户初期无刊记刊本”为底本,以日本康永三年(一三四四)醍醐寺钞本、文和二年(一三五三)真福寺钞本、金刚寺旧藏镰仓末期(□)残钞本、山岸文库藏室町初期(□)残钞本、元禄三年(一六九0)刊本《游仙窟钞》以及国内四种校勘本、校点本为参校本。由于辗转传抄,《游仙窟》的日本古钞本、古刊本免不了错讹,异体字、俗字也特别多,都给校勘和注释工作带来了困难。《游仙窟》日本古钞本、古刊本在传抄和刊刻中形成的错误,虽然多数可以通过版本比勘求正,但也有一些是版本比勘不能解决的:一是错误十分明显,基本可以凭“理校”纠正;二是很可能有误,但无法通过“理校”提出纠错的方案;三是或文义隐晦,或扦格难通,却无从措手,只能存疑待考。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1,(3):43-43
悦读提示:报刊本是传播新闻信息的媒介,然而,世界上有些报刊一不小心,自己反过来成了公众眼中的新闻或趣事。它们别出心裁,不但名称夺人眼球,所报道的内容也奇异荒诞,堪称“雷人”。  相似文献   
4.
一、《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以及《万国公报》等的科技、地理、历史和新闻专栏在中国的报刊史上,专栏的出现几乎是与最早报刊的创办而同步的,这也反映了报刊专栏与报刊本身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史可查的中国最早的定期报刊应是1815年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相似文献   
5.
论文考察了《汉隶字源》的版本源流,并对每个版本的优劣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范军 《出版科学》2007,15(1):91-93,39
2005年,有关出版文化史的研究成果丰硕,可圈可点.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辑录全年公开刊行的相关论著(含部分旧籍新刊本和修订本),为关注出版学术文化的同道提供参考.我们所录出版文化史著作包括出版史料、出版史、出版学术史、图书文化史、新闻传播史(含报刊史)、印刷史几类.因仅为一年的著作,数量并不很多,编排不再分类.部分书目非经眼所录,而是来自相关报刊、出版社网页、网上书店等,不准确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诸君指正.  相似文献   
7.
藏书随想     
李欣宇 《收藏》2007,(6):124-124
此刻零点,还是无眠,整晚在读近代刘承斡编《嘉业堂善本书影》。此书为2006年4月于北京中国书店小拍上购得,书所示是嘉业堂藏书的精华所在,收录宋、元善本160余种,书内宋刊《附释音毛诗注疏》卷第3书影与近年嘉德公司所上拍那部元覆宋刊本《附释音毛诗注疏》同为一出,而嘉德对此本简介又定为明初刻本。经资深前辈耐心指点,观看各类实物并与书影对比才本源皆清,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对于书籍的溯源,不仅要参照以往的工具书和书影,其中的误差也需要我们不断去求证。  相似文献   
8.
经过暑假期间的筹建,西北政法学院图书馆古籍献阅览室于2004年第二学期正式开放。该阅览室共收藏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出版印行的古旧籍献和线装书(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复刊本)28000余册,内容以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历史、地理为主。古籍阅览室的开放,对于开发古旧籍献资料源,提高这部分献的利用率,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前些天托同学网购了一部《片玉集》,影印的宋刊本,字画间颜筋柳骨流露,纸墨辉妍。心神振荡之余,更感受到文字的深沉力量。近千年前的人们,用刻刀将每个字深深雕刻,将对文字的景仰默默留存于木、墨、纸之间。作为这些文字的主人,周邦彦是那个繁华时代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10.
福建建阳是宋元明三代的刻书中心之一,在明代刊刻了大量小说,尤其以万历年间为小说刊刻高峰期。明代建阳书坊的小说刊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语体选择以白话小说居多,题材类型多集中于讲史、神魔、公案,版式多为上图下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